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古建筑应该如何修葺?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章建刚 周怀宗  日期:2012-11-27
    雕梁画栋、斗角勾心、飞檐夹脊……这些词语,勾画出一个富于诗意而且文化意味深远的中国古建筑群像。

    随着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的观念逐渐深入,各地修葺古建筑,乃至新盖仿古建筑的风潮越来越大,不仅作为公共遗产的文物古建兴起大规模修葺的潮流,个人翻修古屋、兴建仿古建筑也逐渐成为热潮。

    然而随着古建翻修的热潮,各种争议也从未断绝,许多修葺行为被批评为破坏文化,而非保护文化,新建的仿古建筑也往往换不来一声赞叹,粗糙的仿古外形下的钢筋水泥结构,则成为“伪古董”。

    那么,古建筑究竟应该如何修葺?仿古建筑又应不应该兴建?对此,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研究员章建刚说:“古建筑的修葺当然应该,但是最重要的是,应该是什么样的原则去修葺,这其中涉及非常多的技术问题、意识问题,如何保留古建筑的原本风味、文化内涵,都需要严格的论证和标准。”

    修葺从未断

    记者:这些年来,古建翻修现象越来越多,但是争议也越来越多,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章建刚:古建翻修主要的问题,就是大的原则应该怎么定。首先,古建的原样保护是第一位的,不能随便翻新,特别是遗产性的古建筑,最重要的是保持原来的风貌,不仅是外观上,里面的格局也要保持。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翻修起来特别困难,不注意这些,就容易引起争议。

    记者:都有哪些困难?

    章建刚:中国的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许多建筑本身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时间里也是多次翻修,大修小修不断,各个时间翻修的特点也不同,甚至有时候翻修出来的建筑已经与原建筑有了非常大的区别。所以翻修古建的问题并非今天才有。

    在今天来说,原样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是如何原样保护呢?这涉及技术问题。首先是历史的问题,很多古建筑说是建于什么年代,但实际上经过历史上多次翻修之后,今天我们看见的究竟是什么年代的?是原本初建时的样子,还是后来翻修之后的样子?很难界定。其次是技术和原材料的问题,建筑技术、原材料一直都在发展变化,如果要大修,新的技术是否还能延续原本的建筑结构、承重力如何等,都需要仔细计算。比如说大修,古建筑大修有“落架大修”,因为古建筑大多是以几根柱子承重,上面是一个顶盖。“落架大修”就是把整个顶部拿下来修葺,但是如果顶部使北京晨报:除了技术上的难题,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比如说文化韵味等。

    章建刚:这其实也是常见的困难,古人的建筑大多没有图纸、技术数据等留下,很多时候,翻修常会依据一些传说,或是描写这个建筑的诗文等,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往往有修饰和夸大的地方,因此修出来的建筑,和原本的就会大不相同。比如说全国有很多座铜殿,都说是根据武当山铜殿修建,但因为没有图纸,大多都是根据人的观察和印象去修,结果就是每个铜殿都不相同。

    推荐阅读:

    河南社旗赊店古镇火神庙开门迎客

    北京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屋?

    骑楼在风雨中摇曳

    考古队发现株洲秋瑾故居老基础

    

分页:[1] [2] [3]

编辑:樱花
名称武威穿越古代的威武霸气之旅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龙门石窟佛前 睹一代女皇尊荣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拉萨三大寺独一无二的生命和表情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闻名世界的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耀州大香山民俗古庙会筹备就绪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国家级文保单位邓愈墓多处被损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上万外地人涌进松溉古镇
 ·重温砖雕里的古民居记忆
 ·岳阳发现清代道光年间民居
 ·巍然东山岭 海南第一山
 ·昆明盗墓大起底 揭盗墓者面纱..
 ·周代文物将于安徽博物院老馆..
 ·山西五台山清明祭祖
 ·北京3840处文物获“身份证”..
 ·徽派宗祠里 有中原古建筑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