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秀山镇南路,一座荒废的古宅“骑”在广州明代的古城墙之上,数十年来,在它身边走过的人数以亿计,却鲜有人停下来多看它几眼。
日前,网友“古粤秀色”扫街留意到这座不起眼的建筑,发现这座古宅似曾是解放后省政府在广州创办的第一所学校广东省育才学校(育才中学的前身)的旧校舍,而有街坊称这是陈济棠九姨太莫秀英的别墅。昨日南都记者前来探营的时候,则有街坊透露它可能会在今年被拆。
这座据称是民国违建,有没有历史保护价值?
昨日上午,南都记者来到越秀山镇南路2号。只见这座三层高的古宅东边空地和北边后山被蓝色铁皮围蔽,上面贴着“注意安全”的警示。窥视可见,石灰、铁管、线管、夹板等建筑材料散乱一地。从后山处观察,一段五六米高的古城墙被这座三层古宅压在下面。
华工教授认为古宅为民国违建
建筑的西边与一座两层高的民房相连,朝北、南、东每层的墙上均开有20多扇窗户,部分窗口处砌起了红砖。有些窗户玻璃已经破碎,剩下木框,更甚的只剩下空空的窗台。从一楼的窗口望向室内,有居住的痕迹:电视木柜上放着玻璃酒瓶,数张报纸散落在地板上。
根据古宅屋内的装饰工艺判断,本土文化研究者杨华辉认为这是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因为“屋顶脚线装饰都是民国风格,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不会有太多的装饰”。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郑力鹏负责越秀山古城墙修复工程时曾向媒体表示,这座楼房是民国时的违章建筑。
网友怀疑是育才中学旧址
朝东的外墙顶部,能依稀看到刻有几个汉字,其中三个比较清晰地呈现出“省”“育”“校”的字样。据杨华辉观察,这几个字应是按从右至左的顺序排列,他猜测上面写的是繁体字“廣東省育才學校”。据了解,育才中学的校史上,的确曾简单提及学校旧址位于越秀山,但并没有详细叙述。
街坊称古宅成危楼要拆掉
“曾听老街坊说这里曾经是陈济棠"九姨太"莫秀英的房产,后来被学校租用了。但是我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不是学校了。”一位居住在旁边民宅的大叔告诉记者,这座古宅的产权多次流转,曾经作为多个单位的单位宿舍,两年前市政府把产权收回,也听说这座古宅是危楼,“应该今年会拆了”。
是否真的要被拆掉?越秀区文广新局文物科高科长表示,该座建筑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而底下的古城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这城墙还是广州仅存的一段明代古城墙。拆除建筑会不会造成古城墙的损坏需要经过专家研究。他希望能收集更多关于这座或是民国时期的违章建筑的相关资料,交由专家判断建筑的是否有价值保留或者保护。“也有可能建筑和城墙两者同时保留”。
推荐阅读:
台北故宫的魅力在“亲和力”与“时尚感”
颐和园南湖岛景区有望恢复光绪彩绘
台北故宫的魅力在“亲和力”与“时尚感”
湘西州加速推进老司城“申遗”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