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没来过夫子庙,就等于没来过南京。未来夫子庙什么样?记者昨日获悉,《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方案中对建筑的风貌、控制高度,以及街巷宽度等提出了要求。从今天起至8月31日,该规划公开征询公众意见与建议,市民可以登录南京市规划局网站或前往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了解情况。
街区内建筑限高12米
根据规划,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为:北至建康路,东至平江府路,南至琵琶街,西至四福巷——来燕路,总用地面积约20公顷。规划提出该街区要形成“一片、三轴、多节点、网络化”的功能结构。一片:以孔庙、贡院、内秦淮河文化景观带为夫子庙核心片;三轴指的是孔庙中轴线、贡院中轴线、内秦淮河中心线这3条文化展示轴;多个景观节点包括街区主要出入口建筑、楼阁、牌坊、古桥等;网络化即是指由多条历史街巷串联组织成历史文化保护网络。
整个历史街区内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大部分区域以1~3层建筑为主,三层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10米以下,外围部分区域结合街巷宽度,可放宽至18米控制。另外,要求建筑高度与街巷宽度比控制在1:1以内。
规划设计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与现状格局大致相同,因此基本不存在需要拆除建筑的情况。另外,这一片的街巷也保持着窄小的历史风貌,不需要像箍桶巷一样进行“瘦身”。“这些要求主要是为了严格控制今后的建设行为。”
四条道路将重点整治建筑风格
虽然格局基本保持,不过,平江府路等一些地方的建筑风貌比较杂乱不协调。规划提出,未来应重点对平江府路、来燕路、四福巷以及建康路的建筑界面进行整治,对大石坝街、金陵路建筑界面进行优化。强调粉墙、黛瓦、花格窗、马头墙等四类建筑元素的融入。同时对现代建筑符号,比如空间外挂机、铝合金门窗等予以遮挡或取缔。
对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历史建筑应严格维持原貌,需要修缮的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采用原有建筑材料和色彩。
另外,金陵路、贡院西街、龙门街、贡院街、大石坝街、状元境等6条道路为街区的主要街巷,以步行为主。除消防、救护等应急车辆外,机动车辆不准进入。中医院门口公交首末站搬至保护区范围以外西侧用地,现在位置以后只做公交停靠站。
花鸟市场作为民俗仍然会保留
对于钞库街河房、夫子庙遗迹、王谢故居这些文保单位,今后当然要加强保护。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在规划中不仅强调对建筑本身的保护,更强调这些建筑遗产还要保留它原有的功能。比如建康路邮局保留邮局功能、古桥梁保留其交通功能。
只有房子的街区是死的,规划还特别强调对该街区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包括国家级的非遗——秦淮灯会,省级非遗项目古琴艺术、秦淮灯彩、南京白局,以及3项区级非遗项目南京评话、南京白话、秦淮风味小吃加工制作技艺。
在百日整治行动中,夫子庙的狗市被取缔,有市民担心:花鸟市场会不会也关门?记者看到,规划方案中,金陵东路的花鸟鱼虫市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也被保留下来。专家认为,这个市场早已成为夫子庙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阅读:
北京政府要求加强文物保护 大建设项目要先考古
广东从化吕田发现文物古牌匾
西安阿房宫遗址公园规划启动
五年内大武汉凸显“旧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