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溪“石塘人家”
后石塘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公元1201年(南唐嘉泰年间),建康教授王会源解任后游历山水,偶遇南乡云台山,如临仙境,于是前来定居,从此家族人丁兴旺,开枝散叶,形成了前、后石塘两个村落,村里有王氏宗祠、王氏古井、时氏古井、狮背伞等古迹。
规划将还原云台山居生活原貌,再现南宋江南村落文化,充分挖掘王家祠堂、施万户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按照江南民居风格对民居进行外立面改造,形成环村沥青主干道、自行车休闲沙石路、乡间漫步青石板路相结合的道路体系。漫步村间,让都市紧张生活节奏慢下来,有氧运动、天然氧吧,带给游客的是不一样的慢生活体验。
东山“秦淮农家”:“城市中的村庄”
东山街道机场村处于南京主城和东山副城之间,是“城市中的村庄”,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又保留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规划结合百亩樟林打造城市香樟公园,结合保留的部分村庄及工业厂房进行改造更新,与百里秦淮风光带相衔接,打造以生态休闲、创意文化和农家乐为主题的创意生态休闲片区。
保留村落将改造为江南民居样式,以粉墙黛瓦、垂花门、马头墙、小花窗、屋脊鸱尾等民居元素,对建筑外观修饰,院落围墙改用较为乡土的竹、木篱笆等,院落以小青砖、青石板等材料为主,适当点缀部分草垛、石磨等元素,塑造农家氛围。
江宁“朱门人家”
江宁街道朱门社区斗凹村两座大山相对而屹,一座山叫歪头山,而另一座山端庄、稳正,当地人叫做“直山”。这一“歪”一“直”两座山,遥遥相望,相映成趣,成为朱门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
朱门社区拥有3座中型水库,背倚直山丘陵山地,形成以森林浴为主体的植被生态系统,是一处极好的旅游休闲胜地。规划布置了森林养生、水上游乐、农家体验等项目,在依山傍水的环境之中,打造生态、闲适、“乐活”的乡村休闲度假世界。
汤山“纯净七坊”
据汤山街道上峰高庄(庞氏家承)记载,东汉郄坊一户端木人家,开有作坊,只做七坊,八坊不全,只因缺一方木方(即棺材坊不做),成为今天农家乐村选址七坊的由来,即油坊、酱坊、糕坊、面坊、豆腐坊、炒米坊、粉丝坊,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古代农村生活乐趣。
孟墓社区对七坊器具、农俗文化、古农耕器具的收集整理,将农家乐示范村与汤山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将当地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历史传说与农家乐示范村项目建设有机融合,主推乡野风情体验和历史遗迹寻踪游,打造具有现代气息、农家特色的示范村。
为展现“纯净七坊”特色,社区还组织郄坊村60余户农户赴四川成都“五朵金花”农家乐基地进行考察,学习经验,让农户真切感受到都市生态休闲示范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谷里“世外桃源”:牛首“第一村”
“春牛首,秋栖霞”。阳春三月,牛首山茂林修竹,桃花争艳;黄昏时分,暮色苍茫,云蒸霞蔚,“牛首烟岚”,令人沉醉。谷里周村“世凹桃源”就在牛首山西侧。相传明清年代,牛首山遍种桃树,阳春三月满山桃花争艳,美不胜言,当时南京人倾城而至观赏。
规划将周村社区的盛家、世凹定位为牛首山风景区西门户,南京第一“春”――“春牛首”之世外桃源;打造成为以牛首山为依托,以乡村风物为载体,以牛首文化、佛教文化为底蕴,以乡村特色餐饮、农田观光体验为特色的生态旅游特色村。建筑使用徽派风格,院落铺地采用青砖铺设,院内绿化种植采用桂花、大银杏、竹景相结合,院外种植红枫、木槿。
推荐阅读:
江苏高邮古城
清华院长炮轰波士顿设计集团毁中国历史古建
北京大高玄殿修缮年内主体完工
福建漳州苍园洞口庙重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