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下午,“2011欧亚经济论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分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举行。会议旨在保护人类历史遗产,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维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推动欧亚地区特别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遗产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西安城市文化复兴和陕西大遗址保护被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范例进行了经验阐述。
“没有古城的整体保护,就失去了现代西安宏伟格局的物质依据”
“努力把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和历史文化遗产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在发言中说道。
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西安城区航拍图让参会人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西安城墙,“四位一体”的古城垣整体保护工程(即:保护城墙、疏浚城河、打通环城路、修建环城公园)使城市格局延续了明清时的严整格局,通过最新的西安城区遥感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民居风格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显示唐长安宏大规模,保护明清西安城的严整格局,保护周秦汉唐的重大遗址”的古城保护原则。“四位一体”古城垣整体保护使先开始走上一条保护文物古迹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之路。此后总体规划中提出的“长安龙脉”之延续、“九宫格局”之发展均由此而来。“可以说没有古城的整体保护,就失去了现代西安宏伟格局的物质依据”,张锦秋说。
张锦秋在发言中还总结了西安帝王陵遗址于山水环境的整体保护、依托名胜古迹发展城市新区、把大遗址保护工程作成民生工程、兴建大量的城市文化设施、依托古城保护和文化设施建设而开展的国内外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活动等方面,强调了文化遗产的“融入性”及其与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的“和谐共生”。
历史遗产保护项目规划带来城市发展新契机
张锦秋以曲江旅游区和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阐释了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功能建设的结合。“我们从50年代的航拍图上可以看到,那时候大雁塔周围还都是农田,现在它已经在我们的市区当中了”。
如今,以大雁塔为中心的曲江旅游区已经成为一个集文物保护、现在旅游设施开发和新城建设溶为一体的传统风格浓郁的现代新区。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则与棚户区的改造相结合。张锦秋还提到钟鼓楼广场的建设,同样也是由危房区改造而来,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因此作成了民生工程。
近年国家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把大西安建设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战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城市文化复兴”在西安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口号,如今,重大历史遗产保护项目规划带来了城市发展的契机,与历史文化相协调的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共同为城市的精神文明提供了物质环境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复兴。
陕西大遗产保护形成五种模式
在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中,古遗址21000处,陵园遗址(帝陵园遗址或贵族墓园遗址)18000处,占陕西省不可移动文物数量的将近2/3。陕西省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周魁英介绍说,“大遗址是陕西文物遗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陕西大遗址具有分布广、面积大、种类全、等级高、保护难度大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我省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指出“传统的、单一的、限制性的据对保护模式与遗址区域内群众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当时就提出了大遗址区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观光农业的解决对策,并提出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大遗产保护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当地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
我省探索大遗址保护利用了五种模式:国家公园模式,集团运作模式,市民公园模式,民营建设模式,退耕还林模式。以此五种模式为规划理念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遗址公园、唐长安城西市遗址、汉杜陵遗址公园已经成为了陕西大遗址保护的成功范例。目前,汉长安城遗址文物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也将启动。2010年10月9日公布的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中,陕西的汉杜陵遗址、秦始皇陵园遗址、唐大明宫遗址获得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入选数为全国最多。
“我们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实践证明,大遗址保护完全能够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惠及广大民众;通过大遗址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强大遗址保护,二者相辅相成”。
陕西众多文化遗产项目具备冲击世界文化遗产实力
目前,我省诸多文化遗产项目已具备冲击世界文化遗产的实力,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说,今年我省有12处、24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说,“如果后年丝绸之路能够申报成功,将会有更多的项目同时进入候选”。他说所谓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观光旅游逐渐转化为文化体验旅游的趋势之下,“申遗”的目的就在于“这些文化遗产应该获得全人类的尊重与保护”。
就文化遗址保护与社会民生的关系,赵荣指出了三点,一是继承,二是展示,三是享受。他说,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群众需求不是对立的,但是必须把文物安全放在第一位,他以地铁建设为例,“西安地铁之所以经过了20年漫长的筹备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文物安全,地铁的减震措施已经做到甚至比地面上一辆公交车经过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小。”
推荐阅读:
湖南省新增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2件国家一级先秦青铜器惊艳亮相
掐丝珐琅器
盘点世界十大最迷人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