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自然山水园 >> 正文
黄河边上的三晋古镇——碛口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1-9-15

    提起这碛口古镇,还得从黄河开始说起,中国的母亲河历来素有“九曲黄河”之称,她在流经秦晋北部峡谷之时与湫水河交汇形成一个巨大的碛,这个“大同碛”就成为仅次于壶口的黄河第二碛,而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碛口也就因下游的大同碛而得名。

    “碛”是指水中由沙石堆积而成的浅滩。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位于碛口古街西南500米的湫水河入黄河处,是秦晋峡谷间最大的一个碛。黄河进入大同碛,狭窄的河道与十余米的落差使得方才还平静婉约的黄河水奔腾怒号浊浪滔滔,形成一处险滩,以至于“黄河行船,谈碛色变”。而位于大同碛上游的碛口古镇因此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

    碛口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大同碛,在解放以前大同碛有十几米的落差,近500米的暗礁,水急浪高,浊浪排空,汹涌澎湃,如果坐船要勉强下去只能鸡飞蛋打。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城南50公里的处的黄河边上,东临黄河水,西依吕梁山。碛口古为兵事要冲,在明清时期凭黄河水运成为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东连太原、京、津,西接陕、甘、宁、蒙,成为东西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和“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誉。

    据当地的老者讲,在过去交通落后的年代里,碛口以上的黄河水道是连结西北与华北物流的经济大动脉,轻舟越碛虽然有惊无险,但货船在大同碛上船毁人亡的前车之鉴,使得大同碛成为黄河中上游黄金水运通道的终结点,货船至此不得不抛锚卸货改走旱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早在明末清初,碛口附近的侯台镇、曲峪镇就已经成为名噪一时的物资中转集镇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碛口西湾村的陈氏家族,就是这一时期依托黄河水运而发达的巨商。

    明朝末年,西湾村陈家的先祖陈先谟从方山县岱坡村迁居来到了这里。当时陈先谟利用有利的地形开始创业。到了第四代时,出了富商陈三锡。有一年碛口周边大闹灾荒,陈三锡设灶熬粥,赈济乞讨者。山西巡抚知道这件事以后,奏请皇上,赐陈三锡为汾州府候选通判,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等事项。从此,陈三锡成了碛口最富有的商人,也成了碛口商贸的创始人,正是他一手掀开了碛口的全盛时代。

    西湾村座西北而朝东南,背靠石山,濒临湫水河,这正是民间僻风向阳、靠山近水的上乘风水。西湾陈氏的始祖名曰先谟,字师范,明朝末年从方山县迁居于此。

    陈先谟从方山岱坡过来走到梁口子,走到西湾(所在这个地方),那个时候还没有西湾村,刚开始住在侯台镇,后来看见这个地方好,修到这个湾湾里好,取名叫了个西湾,修了几院房子。

    据西湾陈氏家谱记载:陈氏家族发家于清朝初年的第四代陈三锡,陈三锡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乡试不第投入商界。有一年碛口周边大闹灾荒,陈三锡利用黄河水运的便利,从包头买回莜麦、谷物等粮食,在碛口薄利卖给穷苦百姓。又设灶熬粥,赈济乞讨者。山西巡抚得知后,奏请皇上,赐汾州府候选通判。

    黄河发大水的时候,把挨着黄河边的窑洞都冲走了,家也没有了,村里搭起粥棚来,支起大锅,熬成粥,灾民们拿上碗,一人一碗可以吃了。还有晚上来的人,反正来的人,凡是上了门的人,不让你空走,都给你一些吃的,让回去吃。

    陈三锡开创碛口镇后,事业更是如日中天,人们传说,鼎盛时期,碛口有半条街的买卖属于陈家。

    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里回荡,在京包铁路建设前的170年间,每日有500余只木船来往于碛口码头,当地养有5000多峰骆驼,可见当年的繁华,民间流传着“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从这些流传至今的民谚中,我们仿佛又听到了碛口老街昼夜不息的驼铃声。

    在繁荣时期,碛口主要中转粮、油、皮毛、盐、碱、药材等六大货物,碛口古街按照功能的不同,形成了西市街、中市街、东市街三大区域,其中西市街以码头、大型粮油货栈为主,中市街是服务行业的高档商业区,东市街则为骡马、骆驼运输的中转站。

    现在看到下面的古码头,就是明清时代至民国年间一个古码头,现在这个位置叫粮油站,因为四合堂是,它临街可以日过千趟,门前可以停满船只,所以它的生意做得相当大。

    碛口古码头岸边沿黄河一侧的碛口古街,是历经繁华的主街,黄河水带走二道街、三道街和主街的半壁江山,只在长兴店一带,为我们留下了一小段保存完整的主街。古街上四四方方的铺路石早已被磨去了棱角,变得坎坷泥泞,站在街道东侧的商铺屋檐下,就可以直接望到近在咫尺的黄河,还有岸边井台上挑水人的剪影。临街的房屋大多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样式,房屋不设门扇,而代之以活动式长条门板,门板卡槽的上方,镶嵌着刻有店铺名号的门匾,店内则大多被隔断划分为前后两个空间,临街一半经营商业,后面一半用于存货或生活起居。

    20世纪30年代,京包、京蒲铁路建成后,碛口完成了商品集散中心的历史重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富庶和持续几百年的繁荣已成为过眼烟云,但却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充满古朴风云的小镇。

    碛口目前还保留有两座宗教祠庙,一座是西头村的西云寺,另一座是卧虎山半山腰的黑龙庙。现存的黑龙庙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这是对碛口历史的高度浓缩。正殿内供奉着龙王和风伯、河伯,当年商号们集资建庙,为的就是祈求风调雨顺,行船平安,商贸繁荣。正殿对面,建有“山西唱戏陕西听”的二层戏楼。戏台正中镶嵌着刻着由道光年间一字千金的永宁知州王继贤提写的“鱼龙出厅”四个鎏金大字的牌匾。

    1948年胡宗南进攻延安的时候,陕北有个川口,川口就是与咱们临县高家塔遥遥相对,因为高家塔离碛口近10公里地,那个地方有天然的码头,因为上面下面都是水,对面是土山,唯有那个地方能够让毛主席渡河的一个码头。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从陕北渡船,登上碛口高家塔渡的那一刻,标志着中国革命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开始了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征程。

    1948年3月23日下午,东渡开始。按预先安排,毛主席登上了第一只木船,周恩来、任弼时乘第二只木船,陆定一、胡乔木等上了第三只木船,在碛口高家塔登岸,当晚毛主席一行在碛口寨则山歇脚,寨则山至今仍保留着毛主席的路居处,这里记载着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页,保存着一个世纪伟人的足迹。

    碛口古镇的故事就像黄河水一样,永远也讲不完,这些故事需要你亲自来这座小镇细细品味,静静思索。

    “物阜民丰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是清朝永宁州人崔炳文对山西黄河边上的碛口小镇的描述。碛口,作为黄河边上的枢纽,一度是秦晋大峡谷沿崖七百公里的每一镇。繁荣的商业文化也造就了这里发达的建筑和世俗文化。今天,旅游热潮又把这个一度被冷落了的“九曲黄河第一镇”又推到了广大背包客、摄影爱好者、古建民居爱好者的眼前。

    碛口镇作为清代至民国秦晋峡谷中的第一镇,有非常独特的历史意义,而西湾村又是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村子之一,它反映了吕梁山黄土沟壑地区的历史人文、自然特色、地方特色,是人类历史上对人居环境所创下的杰出典范,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完美结合,有着不可代替的意义,它是中国文化史非常独特的珍贵遗产。

推荐阅读:

“鲍氏小洋房”耗资两百多万“修旧如旧”

东乡浯溪牌坊

塔中“孤本”:现存中国古塔中的老大

以普及的名义传承中国古建筑文化

编辑:何光群
江苏江阴长泾镇位于长江三角洲苏、锡、常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北依长江..
位于济宁任城区南张镇凤台村,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文化..
方山风景区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境内,距县城25公里,离泸州市区16公里,面积..
当今世界有许多充满活力的大都市,例如东京、芝加哥、纽约和迪拜,但早在几..
古镇位于宁波宁海县城西南14千米处,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
走进村中,但见一个千余平米的水塘“荷花塘”,村外环绕的护村河称作“君..
 ·山东济南民间古建筑壁画寻踪..
 ·拉萨大昭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海口:五公祠元宵节免费开放 ..
 ·福州千年古建筑法海寺发生火..
 ·浙江慈溪新增6处省级文保单位..
 ·浙江湖州市:27处文保单位入..
 ·北京:为杜绝烟花引火灾 文物..
 ·日本熊本城50年修复一小半
 ·南昌23个文物冲刺“国保”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