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记者自武威市文化部门了解到,《天梯山石窟文物保护规划》近日正式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这意味着被当代史学界称之为“中国石窟源头”、“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将得到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天梯山石窟文物保护规划》的期限具体为21年,分为近、中、远三期(2010年-2015年,6年;2016年-2020年,5年;2021年-2030年,10年),国家计划投入资金1个多亿,重点是对天梯山石窟文物本体采取系列保护措施,包括赋存岩体加固、洞窟保护、陈列馆展出等。系列修复规划的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将达到233公顷。
据介绍,目前,《天梯山石窟文物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已经完成,后面系列保护修复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中。
相关链接
天梯山石窟,亦称凉州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天梯山北麓,始建于北凉,距今1500年。天梯山石窟,作为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第一个由一国之君直接开创的石窟,不仅对凉州包括整个河西的佛教传播及佛教艺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我国石窟发展史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推荐阅读:
郑州二七纪念塔加紧整修明年五一恢复开放
聊城冠县清代四合院原是房主亲自建
苏州拯救千年古塔 健康状况已全部达到良好
四川甘孜乡城发现明代精美佛教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