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城西的挹江门有一座风格独特的西式牌楼,这里就是被称为中国海军摇篮的江南水师学堂遗址。
江南水师学堂又称南洋水师学堂、江宁水师学堂,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设,校址在南京下关仪凤门内,主要为南洋水师输送人才。学堂制度参照天津水师学堂,分驾驶、管轮两科,每科又分头、二、三班,每班派一教员专课。课程分堂课、船课。学生入学后进入三班,专门学习英语等基础知识,升入头班后方才教习专业知识,包括天文、海道、御风、布阵、修造、汽机、演放水雷等。每隔若干年,由海军提镇率学生乘练船下外洋实习,途中对学生进行考核,分记等第。全程学习共6-7年,毕业生择优送英国留学。
据历史记录,1898年4月,18岁的鲁迅考入该学堂的轮机班就读,同年11月因不满该校乌烟瘴气的校风,愤而退学。辛亥革命后,该学堂停办,改为海军部的办公地,后又为海军军官学校、国民政府海军部、海军司令部等单位驻地。
民国成立后,1912年江南水师学堂被改为海军军官学校,培训海军高级军官,由留英学生孟慕超出任总教官,1915年改为海军雷电学校,挑选海军舰队军官及烟台海校航海班学生入校,学习新式鱼雷技术,又选高中毕业生入校,学习无线电技术,由挪威籍无线电工程师萨文生(A·E·Salvesen)教授。1917年,烟台海校的枪炮练习所并入,遂更名为海军鱼雷枪炮学校,由海军少将郑伦担任校长。自1915-1917年,无线电班毕业三班,共86人,然后停办。鱼雷班、枪炮班在1915-1927年间,毕业400余人,1927年也被停办。
该南京旅游景点江南水师学堂现位于南京市区中山北路346号,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一部分为民族风格的大屋顶形式,有:原二门及其后的二厅,即今人称为门厅;卷棚式轿厅,即长长的廊沿加上今人所称的二厅,总办(校长)、提调(教务长)双层办公楼,楼下暖阁,东侧为总办办公室,西侧为提调办公室,民国后增建的海军部办公厅房,内设海军司令办公室,参谋长办公室等。
整个建筑,雕梁画栋,彩绘鲜艳,四进到底,颇为壮观,其中二门,轿厅、双层办公楼系由所在单位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于1989年耗资60万元按原式复建,并稍有增高;另一部分在二门厅东侧,系两层西式建筑,原为英籍教员盘罗蒙罗等人的办公楼。历经多次修缮,原样保存完好,以上共计900平方米,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江南水师学堂的其他建筑,已荡然无存。
推荐阅读:
金陵大学
南京金陵大学旧址
梅庵大雄宝殿
肇庆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