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无论是龙门亭桥,还是活水亭桥,都是“别致风景”,更是“文化使者”。只是,如今这样的“别致风景”和“文化使者”都渐行渐远了,留给我们的是越来越陈旧的面貌。如果我们不注重保护,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们或许会倒塌,只留下残垣废墟,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这些年,南城正在不断加大对包括古亭桥在内的民间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龙门亭桥,该县就加大资金投入,依托麻姑山这一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以实现其历史文化发掘与现实形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对于活水亭桥,则将其列入抚州古建筑名录,并纳入由“十记十号”明清古建筑、天下第三泉“沸珠泉”等景观组成的上唐名胜古迹群落加以保护与开发。
此外,对古亭桥的保护,有识之士还有许多建议:一是广宣传。文物保护部门与地方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向群众发放文物保护法规资料,及时召开群众会议,或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讲文物保护知识。二是定方案。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方案编制小组,制定对古亭桥的勘测、设计、制作和保护修缮方案,严格执行《古建筑维修技术规范》规定,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坚持保存原型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手法,合理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三是明责任。由地方政府切实承担起包括古亭桥在内的民间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责任,通过自行组织或招商引资,进行合理开发、适度利用,并建立保护与开发的长效机制。
推荐阅读:
永康给中国最长的古廊桥装上“怀旧灯”
东莞凤岗拟投千万元对五文物古迹保护修缮
河北正定文物局将为古城墙设围挡
临安160年历史的老房摇摇欲坠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