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塾街”上书香依旧古建筑群大有来头
来源:凤凰网 日期:2011-7-29
前世今生
前世家塾林立
今成居民会所
横沙社区书香街内大部分古建筑物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清代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及民国初期。街内有“日新家塾”、“英士家塾”、“功甫家塾”等家塾、书舍,还有“罗氏大宗祠”等岭南特色古建筑,“福聚里”内有为追念宋代理学家朱熹第四代玄孙朱澄而建的朱氏大宗祠。
据了解,横沙现有的书舍、私塾和公祠在本次改造中都规定在保护范围内,全部保留并进行修缮。横沙其他片区散落的少数祠堂也将在保护区内迁建,形成祠堂群。
现在,社区内的私塾大多已关闭,只供社区的居民小组定期开会使用。而几个大型宗祠则供村民摆喜酒,闲时则为星光老年人之家,清明时节则供华侨祭祖。当然,还有部分家塾被改造成为图书馆和乞巧工作室,甚至是少儿活动室。用村民的话来说,现在的私塾都成了村民的会所,可以议事,也可娱乐。
街坊看点
“将来孩子或在家塾上课”
小蔡(原住民):现在的村里大部分都是握手楼,这样间接造成周边环境复杂。楼距较近,通风、采光很差,白天在屋子里还要开灯。是时候把这个区域整治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横沙书香街的历史文化,把它打造得更加漂亮,或许不久以后还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家塾里上课呢。
孙先生(社区党支部书记):其实城中村改造有几个目的:一是能改善居住环境,通过改造解决消防隐患等问题;二是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品,因为改造后土地价值得到提升,居民除了居住以外,补偿的商业面积还具有商业价值;三是改善了城区的形象。横沙社区改造后将成为黄埔经济和政治的中心;最后,改造还能最大程度保护历史文化,尽量保留散落在民居里的古建筑。
专家建议
学习周庄模式
打造旅游品牌
罗小姐(书香街历史文化研究专家)
“日新家塾”、“功甫家塾”、“罗氏大宗祠”等众多岭南特色的书舍、私塾和宗祠古建筑,应该在这次改造中得以保存修缮。修缮后,富有韵味的岭南风情文化将加入旅游的元素,成为黄埔区旅游开发的一个因素所在。争取学习周庄式的发展,在修旧如旧的前提下,搞旅游开发,将横沙书香街这张城市名片打出去。在改造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有书香街230米的古建筑,并将现有的新建筑拆除,把部分散落的祠堂迁建到古建筑群当中。
推荐阅读:
内蒙古通辽市发现一座疑似辽代州城遗址
扬州42处老房子建起“三维模型”
兰州将再修五泉山中山纪念堂
宁化下曹古民居亮起来 6座老宅已修缮完工 分页:[1] [2]
编辑:何光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