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规划部门公示,东莞首批历史建筑认定了187处,重点集中在茶山、石龙和石排等地。被认定的历史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六成是民居。首批历史建筑中茶山南社村94处被列入为历史建筑,占了被认定历史建筑的50%以上。
据了解,东莞首批历史建筑集中在石排、石龙、茶山三镇,包含民居、公祠、祖屋、书房、家庙等多个种类。根据安排,东莞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阶段(2012年~2016年),将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进行登记、建档,确定历史建筑名录,由市政府公布并挂牌保护,全面整治周边环境。
首批认定的历史建筑有187处,其中94处出于茶山南社村,占了首批认定的历史建筑中的50%以上。茶山南社村拥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小村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村落面貌及民俗特征,拥有极具南粤特色的30多座明清古祠堂和259间民居,是广东乃至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建筑特色:
蟠龙公祠:位于茶山镇南社村西坊小组旧围内,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二进三开间四合院落式布局,豆青色水磨青砖砌墙,屋顶铺素色蝴蝶瓦面保存,形成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独具特色的广府建筑风格,是难得的珠江三角洲明清古村落的典型实例。
推荐阅读:
重修陈裕清故居 建立两岸人才交流基地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
广东锦纶会馆
东莞黄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