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岳县文物保护事业再谱新篇
来源:资阳日报 日期:2011-7-21
安岳幅员2700余平方公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10处、市级3处、县级35处;申报待批第七批国家级文物27处、第八批省级文物22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文物点1110处。在众多文物中,尤以安岳石刻最为著名,全县现存有始凿于南北朝、盛于唐宋的10万余尊摩崖石刻造像和40余万字石刻经文。正是依托这样丰富的石刻文物,安岳响亮地提出了打造“中国佛雕之都”的战略目标。
多年来,安岳县文物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不断完善文物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落实“三防”措施,加强文物安全守护,强化文物项目实施,清理发掘地下文物,不断提升文物档次,让文物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赢,为“中国佛雕之都”的打造作出了积极贡献。
职责、权利、利益一体安全责任体系完备
文物是地方历史、地方文化的体现,具有重要价值。安岳文物点多面广,散布于全县69个乡镇。特别是“古、多、精、美”的安岳石刻大多依山而建,不少处在深山密林的偏远之地。如此点多面广的文物,给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和考验。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安岳文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体系十分重要。”全县上下统一了认识。
把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安岳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部门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县文物局与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守护员每年年初均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明确了文物安全责任单位、职责和责任人;实行文物片区负责制和夜间巡查制,由县文物局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全局职工参加,分片区进行巡督查,重点加强案件高发时段和地段的督促检查,有效地督促了守护人员到岗到位和保证了文保单位的安全;实行文物安全日报制,文保单位每天定时向文物局专人报告文物安全工作。卧佛院文管员曾琼容告诉笔者:“我们每天9:30前就要向文物局报平安。少报一次平安将扣发工资5元,若一月三次不报就会被辞退。”
推荐阅读:
杭州凤山水门
虞氏故居(宁波市)
庙沟后 横省石牌坊(宁波市)
东钱湖石刻群(宁波市) 分页:[1] [2] [3] [4] [5]
编辑:何光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