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庙,坐落在曲阳县城内西侧。庙内建筑精巧,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并建有碑廊、石刻馆、博物馆等,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500-512年),而后,唐、宋、元、明、清诸代屡加修葺。北岳庙占地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为17.4万平方米。其建筑格局,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西厢对称的与古典建筑形式。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午门等。正殿两侧为东、西昭福门。
德宁之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该殿坐北朝南,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外带回廊环绕,重檐庑殿式,琉璃瓦脊,青瓦顶,高30米,占地面积2009.8平方米,为宫殿式建筑,双檐高琢,以青瓦铺顶,黄色琉璃瓦为殿脊。整个大殿建在石砌的台基之上,殿内柱子的配列采用诚柱法,梁架为中柱式;殿檐斗拱为一朵、二朵式。全殿面宽9间,进深6间,下层四周为走廊,地面均以方砖、条砖墁地。殿前有月台,四周有石栏板望柱,柱头装饰有石雕狮像,殿四角有螭头。
北岳庙最为壮观的是“德宁之殿”内的壁画,殿内东、西两壁有高大的壁画,高6.5米,长17.6米,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天宫图”,北山墙背后绘有巨幅彩色壁画“北岳恒山神出巡图”,壁画高8米,长27米,东西两侧壁画各高8米,长18米,壁画总面积为504平方米。
壁画内容:东壁画为《云行雨施》,绘有众多天神、地祗,兴云布雨,普降甘霖,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达3.3米;西壁画为《万国咸宁》,画的是众天神胜利完成兴云布雨的任务后偃旗息鼓、得胜回宫的情景。西壁的天神(钟馗)是全幅壁画之精华所在,肌肉粗健、相貌狰狞、横枪倒戈、腾空飞奔。两壁画共有人物73人,众多任务形象无一雷同,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北山墙壁画是《北岳恒山神出巡图》。
推荐阅读:
吉祥物的正确摆法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与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
龙脉方位辨
周易与风水文化:中国古建筑哲学解析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