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余姚)国际河姆渡文化节今天开幕,开幕式上,将颁发“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贡献奖”。此时,让我们回顾一下河姆渡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吧。
稻谷的惊人发现
1973年的春夏之交,宁绍平原的农民在挖土时,无意中发现了河姆渡这个7000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史前的东南地区,向被视为蛮荒边陬之地,如今突然发现地下竟埋着与中原文明相媲美的古老遗址,这在中国考古史上,影响非同寻常,河姆渡遗址因此也被列为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河姆渡遗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较大规模科学发掘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重要遗址,其意义十分深远。它改变了过去认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仅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观点,进一步突破了我国原有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和分布的界限,雄辩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有灿烂的史前文化,黄河、长江流域同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源地。
在河姆渡遗址所有的发现中,当以人工栽培的稻谷的发现最为重要。在先后两次考古发掘中,都在遗址的第四文化层发现了稻谷,其堆积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是同时代遗址的考古中极为罕见的。
不要小看这些如今已经炭化变黑的稻谷,它们还曾漂洋过海,到日本等国展出,引起了当地人们的浓厚兴趣。因为据研究,日本、朝鲜等国的稻米,很可能就是从长江下游一带经由海上传过去的。有人还将这一条无形的传播路线称为“稻米之路”。日本一位专门研究水稻起源的专家,曾给我国有关部门写来热情洋溢的信,说他研究水稻起源几十年,哪知日本稻种的“根”竟源出于四明山下的河姆渡。
亲眼目睹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谷壳堆积层,你会觉得“江南鱼米之乡”,此言不虚。
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的现场,可以看到遗址第四文化层的上部,除大片木构建筑遗迹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出土了包括骨耜在内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大批稻谷、谷壳、稻秆、稻叶。堆积层相互搀杂,平均厚度在40厘米至50厘米之间,也有厚达1米以上的。有的已经烧焦,有的保存完好,有的稻叶的脉络和根须很清楚,谷壳基本上还是金黄色的,不失原来的形态,甚至连颖壳上的纵脉和纤细的稃毛仍清晰可辨。有人从稻谷堆积的厚度及面积推算,稻谷总量当在100吨左右,可充400多人一年的口粮。这一换算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但河姆渡遗址中稻谷堆积之丰厚,数量之庞大,保存之完好,不仅堪称中国最丰富的史前稻谷遗存,就是在世界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这些水稻遗物,从稻秆、稻叶到稻谷壳皮,刚出土时颜色鲜黄,外形完好,个别地方还出土有稻谷与茎叶连在一起的稻穗。但接触空气后瞬息之间马上变为黑褐色。为了忠实地记录出土时的形态和色泽,摄影师不得不在发掘现场耐心地等候,一俟稻谷出土,立即就把它摄下来。
也幸亏有了彩色摄影,才使我们今天仍能对当时稻谷出土时的情形略见一斑。
遗址中的稻谷堆积一经发现,即引起了考古学家和农学家的极大兴趣,都认为是考古中的奇迹。许多农学家立即对河姆渡出土的稻谷进行了研究。
是野生稻还是栽培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究竟是野生稻还是栽培稻?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差异说起。
野生稻有3种,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培育而来的。普通野生稻谷粒瘦小而细长,药用、疣粒野生稻谷短圆。三种野生稻的粒重都不及栽培稻的一半。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虽已炭化,但大多保留有完整的谷粒外形,谷粒长而大,颗粒大小(千粒重约22克)已接近现代栽培稻,粒重更远远超过了野生稻。禾本科植物在长期人工选择的影响下,性状不断发生变异,植株也由小变大,反映在花粉个体中,栽培植物的花粉个体一般要比野生植物的花粉个体大一些,虽然目前还不能在两者之间划出严格的界线,但河姆渡花粉谱中出现的禾本科植物花粉直径一般都在30微米左右,最大的可达49.48微米,从这一情况推断,其中大多数无疑是人工栽培的谷物一类的植物。
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块茎等活动,河姆渡文化时期依然存在,并且是先民们食物来源的一种重要补充。从北京猿人到河姆渡人,他们的采集活动无非是植物果实的采摘,块茎的挖掘和河蚌、螺蛳等水生动物的捞取等。对于稻谷一类的植物,如果是采集,也只是摘取其穗,不会连取其根、茎、叶的。河姆渡遗址地层内发现的稻谷,往往跟稻秆、稻叶等堆积在一起。另外,在遗址内还出土了不少用动物肋骨制成的骨镰。这种连同稻秆、稻叶一起收获的迹象,以及收获工具骨镰的出土,无疑是栽培稻的又一证据。
人们会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既然是栽培稻,那么,它是怎样从野生稻变为栽培稻的呢?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当时的妇女。
在将近1万年以前,在包括河姆渡在内的江南广袤的原野上,沼泽地上和芦苇杂草丛中,生长着大量的野生稻、稗子以及其他禾本科植物,它们一起杂生着,春华秋实,自生自灭。当时的人们尚不知道种植水稻,甚至还不知道它们是可以食用的。
由于在当时的氏族内部分工中,男人们多从事狩猎、捕捞等危险性较大的劳动,而妇女们除了照顾老人、孩子外,也承担了就近采集野果、野菜的活计。这就给了她们发现水稻可以种植的历史机缘。
妇女们领着孩子,经常在野外采集野果和野菜,看到鸟雀飞来啄食那些成熟的野生稻谷,受到了启发,认识到那是一种可吃的植物,于是就大批采集回去,用石头或木棒捣碎去壳,煮熟充饥。与此同时,还对生长在沼泽地上的野生稻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保护,等到种子成熟了再采集。这样代代相传,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很有可能是某一天,从外采集回来的野生稻谷,偶尔洒落在住地附近低洼而湿润的土地上,由于条件适宜,在阳光雨露滋润下,到第二年就发芽、成长、抽穗,并结出谷物种子。
妇女们经过细心观察,认识不断深入,有意识地在某些比较低洼湿润的地方,播下野稻谷的成熟种子。播下的种子跟在野外一样,也能长出稻谷来。就这样,妇女们逐渐掌握了水稻生长的规律,还认识到人工种植水稻比去野外漫无边际地采集野稻方便得多。于是,逐步地扩大播种面积,把住地附近的沼泽地上的芦苇和杂草放火烧掉,开辟成水稻田,种植稻谷。
上面的这段描述,并不完全只是凭空的想像,而是与从考古发现还原出的远古历史的情形基本相符的。因此可以说,妇女是原始稻作农业的发明者,她们把野生稻改造成为人工栽培稻,为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被肯定为栽培稻后,还要确定其是籼稻还是粳稻。著名农学家、浙江大学教授游修龄认为,我国栽培水稻很早就有籼和粳的记载与区分。籼稻和粳稻在形态、生理上有一系列可资区别的依据,如稻谷的粒形、稃毛、粒色、叶片形状、分蘖力强弱等。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因年代久远,许多检测方法已不适用,只能凭稻谷的外形鉴定。
粳稻的长宽比约在1.6至2.3之间,一般都在2以下。籼稻的长宽比约在2至3之间,一般都在2以上。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直观的感觉有两种,一种颗粒较小,一种颗粒较大。
颗粒较小的一类稻谷的长宽比为2.71,颗粒较大的一类稻谷的长宽比为2.53,平均值为2.62。
从这些简单的测定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是典型的籼稻类型。
另外,还可以从稻谷颖壳上稃毛的分布规律来区分籼稻和粳稻。通常的情况是,籼稻颖壳上的稃毛分布均匀,排列整齐,长短较一致;粳稻颖壳上的稃毛多集中在颖壳的上半部,下部稀疏,分布不均匀,长短也不整齐。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保存完好,内外颖清晰可分,内外颖上纵脉隆起明显,颖壳上的稃毛分布均匀,排列较整齐,长短一致。这从又一个方面证实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是典型的籼稻。
由于河姆渡籼稻的出土,纠正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有粳无籼”的说法。前几年,浙江浦江上山遗址虽然发现了1万年左右的稻类遗存,但由于年代久远,保存环境较差,尚未能得出相关的明确结论。
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河姆渡栽培稻的发现,还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栽培稻起源问题的讨论。
就起源地来说,在以往的国际文献中,认为印度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只是“第二中心地带”,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印度不仅有普通稻,而且有很多野生稻的变种。但是,印度最早的稻谷发现于印度中西部的卢塔尔,经碳十四测定距今仅3700年,比河姆渡的稻谷要晚3000多年,这一结论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栽培稻来源于印度,他们的惟一论据是,汉语稻(Dao)和越南语稻(Gao)、泰国语稻(Kao)是同一语源。
这种看法就更可笑,就算是同一语源,何以见得一定是从印度传入中国?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嘛。
当然,更多的农学家认为中国的栽培稻发源于国内。不过,对国内栽培稻的起源地,也是意见不一。我国著名的农学家丁颖教授认为起源于华南,因为华南的野生稻有普通栽培稻的原种。另一种意见认为,起源地可能是云贵高原,因为那里不仅有野生稻,而且还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各种气候条件。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云南是我国稻谷较早的栽培地,至少也是较早的栽培地之一,因为三四千年前已经种稻而又有野生稻分布的只有云南一地。
至于栽培稻起源于何时,也是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认为起源于4700年以前;有的认为可能发轫于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有的学者则认为栽培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万年以前,即新石器时代的初期。
在稻种问题上,争论也还远远没有止息。
有的学者断定最早的栽培稻是籼稻,而粳稻是由基本型的籼种分化形成的;有的却认为中国古代只有粳稻没有籼稻,粳稻起源于中国,籼稻起源于印度,等等。
由于1973年河姆渡遗址的横空出世,尤其是其中大面积栽培稻遗存的发现,使得关于水稻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和稻种等问题的讨论有了新的内容并进一步引向深入。
栽培稻是从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的,是人工长期培植的结果。如果当时当地没有野生稻,要人工培育出来栽培稻,那是不可能的。
那么长江下游有没有野生稻呢?我们在古文献上不难找到这样的记载。
《三国志·吴书》有记载称:“黄龙……三年(公元231年)由拳(今浙江省嘉兴县)野稻自生。”《宋书·符瑞志》记载:“(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吴郡嘉兴、盐官县野生稻自生三十许种。”《新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扬州稻生。”再如《文献通考·物异考》记载:“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八月,宿州符离县郫湖穞生稻,民采食之,味如面,谓之圣米。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温州静光院有稻穞生石罅,九穗皆实。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二月,江陵、公安县民获穞生稻四百斛。”古文献上所说的穞稻,就是今日的野生稻。上述记载,无不透露了这样一条重要信息:在千年以前,长江下游的苏、浙、皖地区,野生稻还广泛地存在着,何况更早的远古时代。这为居住在这一带的原始居民栽培稻谷提供了先决条件。
据气象学家分析,当时这一带的气温比现在略高,相当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温暖湿润的气候为稻谷的栽培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再一方面,根据史籍的记载,长江下游很早已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的中心地区。如《周礼·职方氏》中就有这样的叙述:“东南曰扬州,其谷宜稻”。“正南曰荆州,其谷宜稻”。如果没有远古时代栽培稻谷的基础,要成为“中心稻区”是不可能的。
然而,真正使人信服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发现。就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之前,已有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杭州水田畈遗址;江苏南京庙山遗址、吴县唯亭草鞋山遗址,无锡蠡墩遗址、施墩遗址;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安徽肥东大陈墩遗址、五河壕城镇遗址;江西修水以及云南元谋、广东曲江马坝石硖遗址等不下二三十处古文化遗址,都有栽培稻谷出土,而最集中的地区是长江下游。更重要的是,长江下游不仅出土古稻谷的地点多而集中,而且年代久远。据测定,距今在6000年以上的就有3处,其中河姆渡的稻谷已近7000年。
日本的农业科学工作者,用酯酶同功酶电泳法研究亚洲各地水稻的品种分布和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和江南地区是水稻品种的变异中心,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证明了长江下游是我国栽培稻的起源地。
关于栽培稻起源的另一个问题是稻种问题,也就是说栽培籼稻在先,还是栽培粳稻在先。以往的争论中,有一种很普遍的论点是中国有粳无籼,籼稻起源于印度,粳稻起源于中国。但是,30年的考古发现给我们作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就目前所知,广东马坝石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有籼稻和粳稻(距今约5000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中出土有籼稻(距今约6000年),江苏吴县唯亭草鞋山遗址出土有籼稻和粳稻(距今约6000年),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也是籼稻。从以上列举的材料看,不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籼稻,而且时代远比粳稻早。
栽培稻的起源时间,前面已列举了学术界的几种主要观点。事实上究竟如何?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年代已经上推到距今6700至6900多年,这比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其后还有江苏吴县唯亭草鞋山遗址出土的稻谷,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出土的稻谷,距今也有6000年。距今四五千年的稻谷就更多了。
那么,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古稻谷是不是我国最早的栽培稻呢?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古稻谷,与野生稻的区别已很大,而较接近于现代的栽培稻。更何况,它的产量已经如此之大,说明在其变异发展的历程中已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从生产方式看,它已脱离了原始的“火耕”阶段,进入了较为先进的用耒耜耕种的“耜耕”农业阶段。因此,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远不是栽培稻的最早阶段,栽培稻的起源时间肯定还可以向前追溯。至于究竟上溯到什么时候,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之前,它还只能是个谜。
推荐阅读: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落实到位
瓷都全力抢救最后一座古窑
盘锦首次发现600年前明长城构件
瑞典一博物馆发现北京猿人牙齿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