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西郊,濒临太湖的诸山峰,连绵起伏,风光秀丽。其中的玄墓山便是一个亮点。
玄墓山海拔百余米,它背倚蜿蜒迤逦的邓尉山,南邻高隆陡峭的米堆山,西望青郁曲折的长圻山,面临碧波浩淼的太湖,形成一个天然的畚箕湾,故有“玄墓势形,三龙三凤,胜迹天下”之美誉。
山为“玄墓”之名,由来已久。相传东晋青州刺史郁泰玄晚年曾隐居在此,殁后安葬于山间。故名“玄墓山”。明初万峰禅师曾经居住山中,因而此山又名“万峰山”。清初时,因避康熙皇帝玄烨之讳,遂改“玄”为“元”,称作“元墓山”。但自古以来,民间仍习惯称为“玄墓山”,并一直沿习至今。在姑苏诸山中,玄墓山最为偏辟,也最为奇奥。登山极目,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常言道:“名山藏古刹”。玄墓山亦不例外。山上建有著名古刹,为“天寿圣恩禅寺”。该寺初建于唐天宝年间,元代毁,明初重建,清初兴盛;寺西有“沸珠泉”,寺后藏“真假山”,乃是天然巨型奇石;全寺依山势而筑,气势非凡。寺内殿宇无数,相传全盛时有庙宇殿堂5048间,僧人千余名,是为江南名刹。寺内现存1800余年晋代古柏。清康乾两帝南巡时,曾屡次驻跸,并留下众多匾额及诗文。民国著名人士、书法家于右任曾感叹玄墓山的湖光山色,曾经选得墓地留作归宿,成为史传佳话。
推荐阅读:
前童大祠堂
凤山水城门
古建筑营造法则之大木功限一
太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