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不知道自家院子里藏着个千年“刀形古墓”,这让福州闽侯白沙村的江先生惊讶不已。昨日,当地文化站已对现场进行了保护,出土的7件瓷器被证实是唐代生活器皿和冥器。
据江先生介绍,他在这住了几十年了,近日,他想把后院的菜园子改造下,不料挖出了一个墓葬,于是他向当地文化站报告。随后省考古队、闽侯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经初步挖掘,共出土了7件瓷器,2大5小,分别是生活用品和冥器,已送到县博物馆保管。
昨日,考古队员已经停止挖掘。白沙文化站于站长说,现在裸露在外的是墓室的甬道,宽约0.5米、长约1米。目前,主墓室还未被打开,他估计墓室长约4米、宽约2米。这样的墓叫“刀形墓”,全称为单室刀形券顶墓,由甬道和墓室组成,甬道较窄,与宽敞的相连,形状很像一把菜刀。唐代墓穴比较常见的是凸形、凹形墓,这种形式的墓,并不多见。
于站长说,目前县里还在研究是否要进行进一步挖掘工作,因此他们暂时先把墓保护起来,劝导村民不要乱动。
墓主可能是唐代富人
如何断定这个墓是唐代的?省考古队陈老师说,这主要是从出土的器物、墓的构造来推断。他说,这次出土的瓷器中,两件大的分别叫做盘口壶、四系罐,这两样东西是盛储器皿,装水、酒用。
他说,盘口壶因为它的口像盘子而得名。这种器具从东汉时期就有,发展到唐代形成壶体瘦高的特征,这次出土的盘口壶正符合这样的特征,因此推断墓是唐代的。另一个四系罐,因为罐子肩上有四个系而得名。
对于五件小型瓷器,他认为是冥器,是当时人们生活器具的缩小版。
“目前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墓室的一部分。”他说,这种单室刀形券顶墓,墓室分成两个部分,前端的甬道形状如同刀柄,后面才是墓室。墓主下葬时,一般把陪葬品放置在甬道里,墓室里则放置墓主尸身。因此他推测,进一步挖掘时,再出土器具的可能性不大。
“这座墓比较精美的是墓砖上的花纹。”他说,已经被村民挖开的甬道壁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刻着钱纹、莲瓣纹,这些图案都有特殊寓意。钱纹寓意金钱百万,莲瓣纹则是一种宗教信仰的体现。这些都是当时有一定身份的人才会使用的花纹,因此他推断,这座墓的主人很可能是唐代的一位富人。
推荐阅读:
英国发现古罗马军团2000年前大屠杀遗址
海外华侨寻根问祖纽带 宗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秘鲁发现110处2700年前岩画有人物骆驼图形
戴村一土堆里发现银元 数十村民“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