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中学斜对面镇海路边,已经存在上百年的刘大宗祠,现在俨然成了一片废墟。“前阵子经过时还看到,肯定是最近才刚拆的。”有网友看到这一情形,十分焦急,“不是才说要作为古建筑保护吗?怎么就拆了!”带着网友的疑虑,记者前往实地走访,并向相关部门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
拆除前屋脊坍塌遍地狼藉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刘大宗祠原址。原址紧靠镇海路边的一个“土墩”上,高出路面两米多。原先的楼宇、牌坊,已经被夷为平地,一片废墟,一部掘土机静静“踩”在废墟上。周边居民告诉记者,拆除工作大约是在一个星期以前开始的,“不太确定为什么要拆掉,但据说是为了重建。”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年来刘大宗祠缺乏修缮已经渐渐败落,加上几乎年年都会碰上台风暴雨,已是一片荒芜。
本报拍客江清良老师是位老厦门,他这样描述拆除前的刘大宗祠:“中间的屋脊已经坍塌了,屋面瓦片滑落,窗户被破坏,外墙也剥落了。屋檐一角早已不知去向,残缺的空间被一棵大榕树繁茂的枝叶占据。整栋建筑面临倒塌的危险。宗祠大门紧锁,透过木制镂刻的门,可以看到内部堆积的废弃物。宗祠前面的一块空地成了垃圾场,遍地狼藉。”
重修用水泥曾引起轰动
江老告诉记者,刘大宗祠及周边一些老建筑的建筑格式与美仁宫同出一脉,建筑结构完全一致,都是用“洋毛灰”,也就是荷兰水泥做斗拱,但因偷工減料提前曝裂老化。在江老提供的一张刘大宗祠“奠基纪念”碑照片上,记者看到“中华民国廿二年双十节”一行字。从本报地理编辑卢志明老师处了解到,刘姓族人在宋明年代既已迁入福建,曾是一大旺族。现址的刘大宗祠自清代以前就已存在,在1933年(也即民国二十二年)重新复建了一次。由于修建中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水泥技术,引起了不小轰动,刘大宗祠也成为了城市中心地带的一道风景。
重建后的宗祠将“矮”两米
昨天下午,记者从中华街道办事处了解到,拆除是为了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刘大宗祠。这次重建将按照牌坊的原结构、原形制、原工艺、原尺寸进行,并尽可能利用原有的建筑构件。中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另外为了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新建的刘大宗祠会比原先的位置下降两米。预计8个月后完工。”
推荐阅读:
湖南邵阳市40处文物新挂省级招牌
新疆库车县发现一具干尸 身穿三件麻衣(图)
苏州发现战国贵族墓
江西进贤南土墩遗址考古获重要成果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