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寺内木塔](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112/2011122711116306.jpg)
华严寺内木塔
![修缮后的华严寺](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112/20111227111133158.jpg)
修缮后的华严寺
华严寺,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虽历经沧桑,几度兴废,但其留存下来的众多文物,日渐显露出自身的深厚文化价值。
2008年起,我市投入巨资对善化寺、华严寺等9大文物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如今,华严寺与周围街巷的寺观庙宇、老屋民居,将名城大同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建筑和明、清以来的完整格局,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形成古城文化特有的气场和氛围,让市民看到了古城的希望和明天。
综述:恢弘大寺重现古城大气
华严寺素以殿宇嵯峨、气势壮观闻名于世,又以其高超的建筑艺术见诸于各种典籍。然而过去的曲折经历,使其身上布满了昔日的苦难和创伤。解放后,虽经多次修缮,可昔日皇家祖庙的恢弘大气已几乎被历史尘砾磨蚀殆尽。
据史料记载,当年的华严寺,不仅是拜佛念经和储存经书的敕建寺院,同时还供奉历代辽帝的石像、铜像,所以就有了皇家祖庙的待遇。无论单体建筑还是雕塑,均尽显奢华,只是后来毁于兵火,上寺就只剩下大雄宝殿了。而下寺的薄伽教藏殿则以“海内孤品”著称,殿中佛坛上存有31尊雕塑为辽塑精品。下寺海会殿则因解放初期兴建学校而拆毁,只存殿基部分。再后来,地处市中心的华严寺被现代建筑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使上下华严寺景区单一。
2008年,大同市启动名城复兴工程,依据资料记载,投巨资对华严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辽金时期大华严寺的鼎盛格局基本恢复。据华严寺文管所负责人介绍,修复后的华严寺占地面积是修复前的5倍。一条轴线以大雄宝殿为中心,自东向西依次复建山门、普光明殿、祖师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药师殿和弥陀殿等配殿。另一轴线以薄迦教藏殿为中心,依次建了山门、泮池、观音殿、薄迦教藏殿、宝塔、藏经楼和罗汉堂等建筑。景区周围修建配套设施华严寺广场,包括天宫阁楼、仿古商业建筑、中心广场及地下停车场4部分。地下停车场设计停车位220多个,与地下超市相通,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契合。
如今,这座千年的“云中巨刹”,已展现出大同当年作为辽金陪都的雄浑大气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座古刹将继续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百世。
专访:争取让游客来得更多
——访华严寺文管所所长张海啸
23日,记者采访了华严寺文物管理所所长张海啸。张海啸说,如今上下华严寺恢复了大华严寺原有的历史格局,还修建了与景区毗邻的大型休闲观光广场。步入景区不仅可以看到不同朝代庙宇的建筑风格,还能领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宗教文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华严寺的宣传促销,华严寺文管所积极联系省内外100多家旅行社,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旅交会,发放宣传资料近万册,有效地扩大了客源市场;开展与旅游门户网站的合作;三个艺术基地相继落户华严寺,使华严寺成为省内艺术名校、艺术团体的创作研究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与社会团体合作主办或承办了新年祈福夜、初八庙会、海云法师讲经、海涛法师两度讲法等大型群众性宗教活动。同时承办了各种公益活动,均为扩大华严寺的社会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海啸告诉记者,今年华严寺接待国内外游客30余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目前景区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联合开展了数字化景区工程,即把塑像、建筑等进行三维数字化扫描,整理出数字档案并演示,以便让大家无障碍、全方位地看到华严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数据
景区面积
2007年:1.3万多平方米
2011年:8万多平方米
游客人数
2007年:5万2011年:30万
旅游收入(元)
2007年:100万2011年:1000万
绿地面积
2007年:1000平方米
2011年:2万平方米
故事:柳敏,用影像记录华严寺的变化
在华严寺景区采访时,工作人员多次提到一位叫柳敏的人。记者经询问得知,今年50出头的柳敏是大同艺校的老师,近几年一直拍摄古城保护工程的影像资料,他的影像见证了华严寺的巨变。
24日下午,记者辗转见到了正在为一本旅游图册整理资料的柳敏。柳老师人很热诚,一提到我市的古建修复就打开了话匣子。
柳敏告诉记者,他一直喜欢摄影,2009年春,由于机缘巧合,他被临时抽到古城保护工程指挥部拍摄影像资料,从那时起,就和华严寺结下了不解之缘。
柳敏说,从2009年起,他拍摄照片2万多张,录像资料时长200多个小时,仅华严寺就拍出照片3000多张、影像30多个小时。那时候,几乎每天他都要去工地转一圈,随着对华严寺的熟悉程度越来越深,他更多的是被寺内的塑像、壁画所震撼。当得知华严寺遭受的种种劫难时,他感到难过,但随着修复工程的推进,华严寺一天一个变化,他不禁又为华严寺能遇到这种盛世感到高兴。他不停地拍,不停地记录着每一个可喜的变化,50多岁的人像个小伙子一样攀上爬下。为了留下资料,四十几米高的华严宝塔,他也上去过多次。柳敏说,站在宝塔上举目远望,古城风貌尽收眼底,心里特别陶醉。
柳敏在拍摄中发现了数不清的亮点,尤其是由中央美院教授携多名研究生绘制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壁画,采用传统的白描加淡色处理方法,线条流畅,造型古朴,是当代难得的佛教壁画精品。
柳敏表示,如今华严寺已成为古都一处靓丽的风景,作为一名曾用影像资料见证这一巨变的大同人,他感到无比自豪。
推荐阅读:
故宫设监测中心承诺“完整保护”
聊城水上古城华容显现
古刹“惊现”传世字画呼吁寺庙文物保护
五台山大白塔 清凉第一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