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庙东院的尊经阁

复建后的热河文庙主殿——大成殿

一辆文物抢修车辆停在西院门口,今后这里可能成为宾馆

西院内正在进行装修

承德文庙为承德市级文保单位
与曲阜文庙、北京文庙并称为中国三大文庙的承德热河文庙经过4年多的复原,于今年6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据了解,热河文庙复原工程共耗资5000万元,依据“原址、原样、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进行修缮。然而,就在人们为热河文庙重现昔日风采感到庆幸时,一些承德市民向记者反映称,“文庙里要开宾馆和饭店”。
11月24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承德市区西大街二牌楼附近的热河文庙,修缮一新的文庙雄伟大气。自棂星门而入,依次是泮池、大成门、碑亭、大成殿等主体建筑以及东西配殿,文庙内展示了众多古代圣贤的画像和治学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如同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
记者看到文庙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两个院落,东侧院内尊经阁等附属建筑基本完工,大门紧闭,而西侧院内许多工人正忙着施工,一片繁忙的景象。
据几位热河文庙内的管护人员介绍,东西两院正在进行装修,工程预计到明年完工,装修完成后,东院将变成饭店,西院将变成宾馆。一些市民告诉记者,东西两院的装修工程已经开工一个多月了。“政府投入那么多钱复原文庙,现在却要改成宾馆饭店,”一位离休老干部得知此事后,专程找到记者,情绪激动地说,“承德市区可供大家学习的公共文化场所极少,文庙应该成为承德市民学习国学文化的一个场所,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如果连文庙都被改成宾馆饭店了,那么何谈文化强国。”
今年86岁的尹忠老人,曾经在民国年间参加过热河文庙祭孔仪式,尹忠老人告诉记者,热河文庙始建于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是一座集儒家思想、教育功能、图书保管为一体的大型庙宇,是清代承德府地方官学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热河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按照我国文庙左庙右学的格局,文庙的主体建筑处于中间,西院为“学区”,东院为“庙区”。尹忠说,东院的尊经阁内曾藏《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等180种,13064册,除此之外,尊经阁和东院的其他建筑内还存放着祭孔仪式所需的礼器、神器等物品,民国年间,尊经阁曾是热河省立图书馆。清代西院则是承德府学教授署的所在地,是当时承德府的最高教育管理机关,每逢科举考试前,应试的学子就会到此接受辅导和培训。“严格来讲,东院是文庙的附属设施,西院和文庙是两个机构。”
据了解,清朝末年,由于国力衰败,热河文庙疏于管理,古建筑残损日渐严重,特别是到了文革年间,文庙古建筑破坏极为严重,大量古建筑被毁,古松古树被砍伐,部分区域被改建成现代建筑,严重破坏了文庙历史景观风貌。1983年5月,尽管主体建筑已经被毁,但因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热河文庙仍被承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文物古建筑,恢复历史风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2007年,承德市政府将热河文庙修复工程列入市十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于同年9月份投资5000万元,启动实施了热河文庙保护修复工程。先后对庙内5800平方米非文物建筑进行了拆除;按照“原址、原制、原样、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修复了棂星门、牌楼、畔池、大成门、碑亭、大成殿等主要建筑;对影壁、东西配殿、尊经阁、崇圣祠、明伦堂等现存古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推荐阅读:
门头沟5年内修完国家级文物
河北张家口堡盼比肩丽江平遥
韩国重视发展自身的传统文化
回龙寺平武县深山清代古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