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600多岁,一座400多岁。连日来,滁州两座“高龄”桥成为当地市民关注热点。“都说这两座老桥保不住了,要被拆了重建,我们一百个不愿意。”当地市民说,消息来源是滁州市政府网站上一则工程招标公告。市民们认为,其中一座广惠桥始建于14世纪,承载了滁州人太多的记忆。“即便是依样画葫芦,还是没有原来的好。”公告中“拆除重建”的字眼,也让省文物局专家皱了眉头:“这和当初的批文有出入!”
[政府公告]文物桥将被拆除重建
11月18日,滁州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上登出一则工程招标信息。工程内容为:广惠桥等古建筑保护性维修和重建的设计项目。除了常规的招投标信息之外,其中一条要求投标人必须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或以上级别资质证书。
“因为都是古旧建筑,必须有文物相关资质才能投标。”据滁州建设部门介绍,滁州境内有不少古旧老桥,均有不同程度失修,有些还成了危桥。在这则招标公告中共有4座老桥的维修工程。其他两座桥都是文物修复,作为省级文物保护的广惠桥和另一座古桥文德桥面临的命运却是:“整体拆除重建”。
[市民反对]拆桥就是拆掉记忆
相传广惠桥初建于晋代,真正成为一座石拱桥是在1332年。这座长36米、宽5米的老桥至今维系着滁州西涧两岸。一听到老桥即将被拆除重建,滁州市民“不干了”。和琅琊山、醉翁亭一样,对于他们来说,广惠桥也是滁州难得的地标建筑。“别说是拆除重建,广惠桥石头坚固着呢,连修复都用不着。”不少市民都反对将老桥拆除重建,他们表示就算做旧仿旧,可始终不是原汁原味。
尽管目前还只是项目招标,但当地市民觉得应该抓紧时间呼吁。有热心市民将呼吁传到网上,更是引起多方关注。有人甚至在网上发起投票,反对古桥被拆。“滁州的古迹真是越来越少了,”一位自称参与过滁州另一重要古迹文峰塔拆除的网民说,当时用拖拉机将这座古塔一股脑全部拉倒。“刚开始觉得自己干了件大事,现在想想就是犯罪。”
[专家声音]拆除重建“动作太大”
昨天下午在看到滁州政府网上的招标公告后,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张宏明也皱起眉头。据介绍,广惠桥是一座三孔石桥,中孔跨径8米,两边孔跨径6.3米,每孔圆拱顶端两面各有形象各异的兽首浮雕一个,气势生动。广惠桥至今保存完好,基本是明代风貌。2004年成为我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滁州市向省政府文化厅递交申请:《关于对滁州市广惠桥、上水关、下水关等古建筑进行保护性维修和重建的请示》。省政府文化厅答复为原则同意请示内容。“但对于省保单位广惠桥的意见是‘原址整体性升高重建’,而不是拆除重建。”张宏明处长解释,当时因为滁州市正在对市内几条古河道进行改造。河道改造后,水位会上升,由此原本较矮的广惠桥则需要整体升高。“但升高重建远不等于拆除重建。”拆除重建就显得“动作太大”。
为什么出现“拆除”公告?张宏明处长表示,可能是在交流中,滁州方面理解专家意见上出了偏差。
“文物修复不仅要保存它的完整性,还有原征性。”张处长说,“就拿材料来说,明代时修桥的粘合材料是桐油和石灰,这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如果推倒重建,肯定会用上现代材料,那么这座文物之前保留的一些古代信息则会丧失殆尽。“推倒重建,文物失去了更加可贵的艺术性。”
[部门回应]不能确定录入是否出错
广惠桥究竟面临怎样的命运,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滁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据介绍,因为河道拓宽,水位上升,广惠桥需要抬升。“光是申请,我们就准备了一整年。”该部门一位负责人称,拿到省文化厅文件批复后,他们也是一直按照章程办理各种手续。至于为什么招标公告和文件批复有出入,负责人称公告刚刚发布,自己还没来得及看。“有没有可能是电脑录入时出了差错?”对此,负责人表示“这也还不能确定”。
采访中,张宏明处长也表示,目前还只能看到招标公告,文物部门也将第一时间与滁州方面进行接洽。“应当尽快制定工程方案,我们还要进行下一轮审批。”
推荐阅读:
广州黄埔村最大祠堂年底修好
北塘古镇仿清建筑中享受洋味
德化县府学文庙修复工程开工
“明清闹市”有望再现孔城镇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