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龙铁肩”在本地论坛发帖:“常州净观禅院,历经400多年后非拆不可吗?”,称市一中旁的净观禅院,破落残缺,门前垃圾堆积,屋后碎砖残渣。净观禅院的没落,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现场探访,禅寺坐落于一堆废墟之中
网友“龙铁肩”所说的净观禅院,坐落于国泰新都小区的最东面,以前叫孙家庵。
与国泰新都一条马路之隔,净观禅院两栋建筑黑瓦黄墙,高的约两层楼高,矮的分前后两进。门前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小径,两棵老松种在门前,屋的前后都已是废墟,堆满了砖头、木材、沙石等建筑垃圾,和周边的现代建筑相比显得很不协调。
禅院木门紧闭,记者敲门多时无人应。附近的戴师傅告诉记者,自他打小这寺就在了,“好像年代很久了,以前还有人的,现在都搬掉了。”戴师傅指着东边的方向说:“喏,不远,就搬到了以前的小九华寺。”
2000年移址小九华,更名为九华禅寺
记者找到位于延陵东路的小九华寺,住持宏能法师介绍说,文革期间孙家庵遭到了严重破坏,大殿被毁,现在的大殿是1984年后重建的。2000年,净观禅院移建于原小九华寺旧址,2003年建成并更名为常州九华禅寺。
据1991年的《常州市宗教志》记载:孙家庵,又名净观禅院,创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原系礼部尚书孙文介(即孙慎行)为胞妹静修建造的家庵。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十九年(1893)由孙氏后世孙女妙行重修。民国23年(1934)该庵由子孙继承制改为十方选贤传法制,并改名为净观禅院,但仍沿用孙家庵庵名。
至于现在林立废墟之上的“前身”净观禅院,宏能法师说早已被列入拆迁范围,没拆,是因为与建设单位“以地换地”的协议,一直没能落实。
400多年历史的建筑,是不是文物?
帖子一发,惹来不少网友跟帖质疑:其400多年的历史,难道还够不上“历史建筑”的称号?记者咨询了市文物部门。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我市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孙家庵被列为文物普查点,但尚未公布为任何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按照《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确定须具备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对于历史建筑的认定,应以其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为评估准则。现在的孙家庵建于1984年,仅20多年,并非网友所称的400年历史。事实上,孙家庵并未能列入任何级别的文保单位。
之前的两位老法师也已搬离,现在只有一位居士住在那边。“70多岁了,帮着看看门,水电还都没停,费用自理。”周围的邻居说。
推荐阅读:
赤峰发现距今8000年的“鹿王图”岩画
凤岗:修缮文物遗址 弘扬客侨文化
水母湾修缮不动工? 回应:年前能修外立面
石刻石窟损毁“脱相”古建古街亟待“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