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下午5时许,“探访湘江最美村庄--门户网站走基层”大型联合采访团首站抵达永州零陵区蘋岛,寻访“潇湘”之源--湘江自广西而来,到此与潇水汇合,湘江由此北上,奔流不息,经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至滔滔洞庭。
烟雨霏霏、薄暮冥冥中,我们乘船登岛。“哇,水好清!”“怎么这么干净啊!”前往蘋岛的水路上,大家惊呼雀跃。
船行约十来分钟,蘋岛到了。蘋岛又名蘋洲。眼前恍若世外桃源般的一洲青翠,又醉倒了众人。这里四面环水,古木参天,植被茂盛,格外幽静,虽然面积只有约半平方公里,绕岛一周才600米,却是移步换景,举目怡人--正在修复的蘋洲书院旧址、排列两行的百年金桂、香樟,不时给人惊喜。苍茫暮色中,风抚翠竹、雨打芭蕉;蘋洲之北,潇湘会合,奔流不息。
陪同采访的当地领导介绍,目前,零陵区正在努力打造“经济强城、文化名城、旅游靓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以岛为中心,市区两级正在引入巨资提升“潇湘夜雨”景观,江那边,规划的“潇湘古镇”旅游项目也在洽谈中,实施为期不远。
所见所闻,令记者思绪飘飞--生于斯长于斯的“草圣”怀素用芭蕉练笔,可曾取材这里?曾施“德政”于此的柳宗元今若登临,又是何等感怀?
返程的船上,驾船的老人唐定勇告诉我们,“潇水现在又和以前一样清了。”老人家眼望前方的江面,两手轻松地把着轮船方向盘,笑呵呵地打开话匣子。他以前是零陵航运公司职工,在潇水上已经干了50年。他印象中,潇水一直是那么清、那么绿,直到前些年,因为城区的生活污水直排和造纸厂污染,潇水一度如同镜面蒙尘。大约5年前,造纸厂都被彻底关闭了,城市生活污水也通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后达标排放,潇水又变清了。
“现在水变好了,潇水几十公斤重的鲢鱼、青鱼很常见,鱼种也有几十个。”老人家语气里充满自豪。
“我其实早就退休了,旅游公司请我帮忙开船,我就来耍一耍吧!”老人说着、笑着,黝黑的脸庞上,皱纹绽放如花。
船近霞客渡,老唐跟记者唱起了船谣。只可惜乡音太重,没有听清内容,只知道里面有不少两岸的地名。记者脑海里立即浮现柳宗元那首写潇水渔翁的千古绝唱:“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诚如诗载,山水清绿,如诗如画。水面,鸬鹚整齐地站在竹排上歇息;水边,垂钓的人们星星点点;岸上,防洪大堤和沿江风光带正在修建。
眼前这位驾了一辈子船的老人家,不就是那个怡然山水之间的“渔翁”吗?
微言小议
@中国日报网张红梅:永州,湘江的源头,站在缓缓前行的船上,绵绵的小雨,微微的轻风吹打在脸上,清清的绿绿的江水,一个字,美。
@网易张颖敏:#大美湘江#这里是永州,湘水源头,永州萍岛外围便是潇水与湘水汇合的地方,这江水即为潇湘之源。卧江听浪,渔歌唱晚。河畔观鱼,雨打芭蕉。宠辱皆忘,此乐何及?
@网易张颖敏:#大美湘江#萍岛书院旧址正在修复,虽是一地的旧砖青瓦,但紫色的木窗框委婉地向我们描绘着旧时才子们寒窗苦读的情景。绿色的古木留守并见证着一代代人的变迁。
@华声在线沈田:由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联合举办的“探访湘江最美村庄--门户网站走基层”于24日正式启动,上午九点由湖南日报总编辑董岳林授旗后从湖南日报出发前往永州第一站。下午去了柳子庙,参观了湘水和潇水的汇合处蘋岛等地,尽管一路有些辛苦,但能和新华网、人民网这些网媒交流是收获颇多的。
@腾讯刘倩文:#这里是湖南##探访湘江最美村庄#湖南永州岚角山镇潇湘庙村,2010年被确定为省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田间的有机蔬菜油绿闪光,大个儿虫眼在如今市场上已遍寻不到了。
@腾讯刘倩文:#这里是湖南##探访湘江最美村庄#柳子庙位于零陵区河西柳子街,唐元和九年修建,砖木结构,陈设朴素,三栋进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施德政于民,人民为纪念他修建此庙。每年十月初五,人们杀猪宰羊,悬挂宫灯,纪念柳宗元忌辰,祀典长盛不衰。
@腾讯刘倩文:#这里是湖南##探访湘江最美村庄#柳子庙门前的“愚溪”,愰若柳公笔下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新浪杜莎:细雨飘飞,楚风湘韵,烟波浩渺,湘江无际。不登蘋岛,不解楚味。今临潇湘源,湖湘之韵,尽在其中!
推荐阅读:
黄龙溪古镇
中国最完好的客家古镇
古镇廿八都的千年穿越
“政企结合”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