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在伦敦远郊一处名不见经传的拍卖行,一件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最终以5160万英镑成交(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买主是一位神秘的中国商人。
如此“天价”似乎难以解释,英国媒体将之解读为中国人高涨的“瓷器爱国主义”,而英国网民则大呼“中国商人愚蠢”。
争论尚未止息,在刚刚落幕的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夜场上,备受关注的书圣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又拍出了3.08亿元高价。
“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已经进入了‘亿元时代’。”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书画收藏委员会常务主任张忠义,在收藏圈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他认为这些藏品拍出上亿元价格并不稀奇,“这说明大部分文物艺术品的投资价值已经高出其收藏价值,成为了一种高回报的新型投资行为。”
推荐阅读: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几点问题和几点建议
北宋天圣七年打造的古石槽现身泉州北峰
安阳用文化软实力 加快建设文化名城
4500年前彩陶罐惊现内蒙古阿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