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年过八旬,近来也很少再写字,但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近日欣然答应为秋瑾故居题名,“株洲能修复秋瑾故居是件大好事。”他表示。
李立要为秋瑾故居题名
1896年,秋瑾与湘潭(今株洲石峰区境内)富绅子弟王廷钧结婚。婚后,秋瑾曾居住在位于今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大冲村的深宅大院,并在此生下一子一女。株洲秋瑾故居是王廷钧父亲给秋瑾和王廷钧置办的婚房,是秋瑾所有故居中最大最豪华的,也是他们生前唯一房产。
历经百余年沧桑,故居仅残留几堵破旧的围墙。今年3月,石峰区启动秋瑾故居修复工程前期工作,经现场勘测,走访故居周边老人,已绘制出故居复原效果图,目前该效果图正在完善细节。
石峰区计划5年内把秋瑾故居打造成我市的旅游名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对此,李立表示,作为一个株洲人,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鼓劲加油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际上,李立曾在秋瑾故居求过学。
1921年,毛泽东与省一师、一中校友黄笃杰、王洪伦等集资1000银洋,在湘潭十四总莲花街创办了初级小学——新群学校。此后,学校发展越来越大,至1937年,新群中学部成立。
1941年,为避免日军飞机的轰炸,新群中学部迁往锦石,但该地教学条件极其简陋。
这时,秋瑾之子王重民为支持教育,把株洲清水塘王家大屋也就是现在的株洲秋瑾故居赠给新群中学,随后,新群中学由锦石迁往株洲清水塘大冲。
秋瑾故居曾为中学,校友难忘
已经83岁高龄的原湖南农学院院长康春林老人,也在曾位于秋瑾故居的新群中学读过书,对在株洲秋瑾故居那段求学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那里的环境特别好,非常适合读书。”康春林回忆。当听说株洲目前正在修复秋瑾故居,他显得非常高兴,凭记忆亲自绘了一张秋瑾故居的图纸,帮助还原当时场景。
70年前,康春林老人从新群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新群中学初10班。现在谈起自己的母校,康老满是骄傲,毛泽东为这所学校创办人之一。就是在株洲清水塘大冲,康春林度过了他近4年的中学生涯。
康春林回忆,当时,校舍前坪有两棵大桂花树,校门前翠柏成行。校园里还有红枣树、鸡爪树、皂果树。“还有秋瑾从江浙那边移植来的琵琶树。”
因为学校是在秋瑾故居,包括康春林在内的新群中学学生学习异常努力,爱国情怀也较浓烈。
“当时,我们都知道是在秋瑾的家里读书,也知道她是革命烈士,常想起她忧国忧民情怀,发出‘秋风秋雨愁煞人’感叹。”康春林说。
石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不仅仅想修复秋瑾故居,毛泽东创办的新群中学也有望一并修复。
【相关新闻】秋瑾最喜欢住在这里
秋瑾故居修复工作得到秋瑾后人的支持。王孝敏老人是秋瑾之孙,其父是秋瑾长子王沅德,当王孝敏老人从报纸上得知株洲要修复故居,他和家人都非常高兴,他说:“大冲老屋就是秋瑾的别墅,能修复太好了!”
王孝敏老人也曾保存过父亲王沅德很多遗物,包括秋瑾烈士诗集、照片等,后都捐赠给当时的长沙市文物处。儿时的他曾在大冲故居常住,并于1944年从新群中学初九班毕业。
当见到故居复原效果图时,王孝敏激动得抬起了头,连声说:“像,基本就是这样子!”随后他又根据记忆对图纸上故居的结构和诸多细节提出了修改意见:“图上故居的大门太小了,实际要高得多,大得多,气派得多。”“前坪有蛮大,有很多大花坛,种了桂花树、松柏……”
他还告诉记者,听他的父亲说,秋瑾在湖南期间,虽常在湘潭和湘乡住,但最喜欢的还是大冲的房子,那里有亭台楼阁,花草树木众多,夏季特别凉爽,所以热天秋瑾基本是在大冲度过。
推荐阅读:
不加修饰的美 在这里发现
市民呼吁维护成都老建筑相关单位表示难定夺
古村落:学术研究不可忽略的角落
新疆考古发现奇特石墓由黑白石头间隔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