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五·三惨案蔡公时殉难地维修保护工程座谈会在济南召开,蔡公时殉难地维修保护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蔡公时之女蔡今明向济南市博物馆捐赠了书法作品并参与座谈。
精心修缮复原貌
济南“五·三”惨案蔡公时殉难地(原国民政府驻山东特派员办事处旧址),是济南“五·三”惨案重要纪念地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中具有重大历史教育意义的近代建筑遗存。山东省人民政府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张雯介绍,蔡公时殉难地维修保护工程于2001年5月3日正式启动,现阶段,屋顶、建筑外立面、八角楼等维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建筑南立面八角楼处原盔式屋顶连同其三层墙体,皆被破坏拆除,原三层八角楼地板地面后改为混凝净土屋顶,造成八角处三层木梁向下弯曲,地面地板下沉。”张雯告诉记者,“在施工中,对弯曲明显的木梁进行了钢板加固,腐朽的次梁进行了更换。从结构整体性考虑,在三层墙体砌筑前浇筑圈梁一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在南立面八角处墙体砌筑已经基本完成,钢梁已安装到位。北立面墙面的抹灰及拉毛已完成,目前,东西里面正在施工中。据悉,该工程预计明年初全部完成,明年5月3日将作为蔡公时纪念馆和商埠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保护世界性建筑责无旁贷
“蔡公时殉难地这处建筑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讲非常重要,有多重意义。它本身是济南‘五·三’惨案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而且这个事件是世界性质的。作为一个城市,有世界性质的建筑,意义非常重大,将其保护好、利用好是城市责无旁贷的。”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的维修,也是想将其历史风貌完整展示出来。”
在李铭看来,通过建筑可以触摸到历史。“感染力比说教强得多,建筑本身就是个展品。修缮完成后通过展品可以更好的将历史事件展示给后人,永记历史。”李铭告诉记者,“商埠区的文化是当时城市的先进文化,这个建筑是德式建筑,说明我们主动开放,是引进的先进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的体现,也是接受外国文化的实体。保留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应该多保护这些体现历史的建筑。”李铭这样告诉记者。“这些老洋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济南商埠区从1904年到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地位很高,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样板作用。”
推荐阅读:
东莞斥资262万元对6处古建筑进行维修
仿古屋如雨后春笋 真古寺却濒临倒塌
镇江最美千年古村百日内将被拆平
修旧如旧 宜宾千年古镇横江“整容”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