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话月坛明月证兴衰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0-9-19
月坛公园再次引起人们关注,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愈演愈烈的集邮热。1988年月坛公园开始建立邮市,当时并不是很火爆,邮市位于北门,除了一些临时摊位,也有几家比较大的固定店铺。起初,这里很正规,集邮爱好者们到邮市上选择自己喜爱的邮票,或是翻看集邮册,或是蹲在地上在纸盒子里寻找自己的缺票。后来随着邮市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炒作邮票的大军,到了1997年,这种炒作达到了极致。单位里有几个同事周末常到月坛练摊儿,借这个机会也亲身见证了当年月坛邮市的疯狂。邮票在这里已经变成了炒作的商品,图案、设计者、发行量都变得不重要了,一版版、一包包的邮票在炒作者手里传来传去,仿佛当年的股市,似乎每个人都是赢家,每个人都能赚到钱。无数的外地投资者下了火车飞机直接打车奔月坛,他们坚信时间就是金钱,就像击鼓传花一样进行着疯狂的游戏。集邮市场已经从原来的一小块面积迅速扩大到整个公园,很多人甚至跑到马路上进行交易。到最后,月坛邮市被关闭了,集邮市场也搬到了城外,而火爆的邮市也一蹶不振,于是,月坛就此告别了这段特殊的历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如今月坛公园经过大规模修建已经焕然一新,内坛墙也按照当年的样子重新修建起来,在西部还发现了并保留了一段老坛墙的遗迹。早先建的一些粗糙的园林小景和雕塑已经被更加精美的楼台亭榭所代替,具服殿内的办公单位已经搬走,钟楼等古建也彩绘一新。唯一的遗憾,是月坛的核心建筑祭坛由于央视发射塔的存在而无法修复。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又到中秋,月圆依旧,一轮明月见证了古老月坛的兴衰,并将继续见证它的再次辉煌。
推荐阅读:
考古发掘认定永州柳宗元愚溪“三记”遗址(图)
中日旧石器考古学者考察河北泥河湾遗址
云南企业融资兴文化产业 魏征后人克隆迷你古建筑
汉藏混合式寺庙 分页:[1] [2]
编辑:陈宝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