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古沉船65处疑有文物 泥沙成为考古头号大敌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日期:2010-7-13
65处疑似点可能有文物
舟山水下觅宝,始于2007年,3年间,最大惊喜来自于晚清最大军舰“海天号”。
甲午海战中,名列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覆灭,战后,为重建中国水师,清廷从英国购买了巡洋舰“海天号”。这艘战舰长近130米、宽14米,服役8年后的1904年4月,触礁沉没于舟山海域。
当时,清廷捞起了船上的机器设备、枪炮弹药,从海水中抢出的财富价值35万两白银。40年后,侵华日军再次盗捞海天号,拿走了十多吨的铜螺旋桨和数十箱船内物品。
离开世人目光整整65年,去年7月,水下考古队在舟山嵊泗北鼎星岛附近水下再次发现了海天号,确认舰艇甲板以下依然完好。
舟山海域埋着多少条载满珍宝的沉船,没人知道。我们知道,这里是五代两宋乃至元明清远东贸易的中继站和中转港。
目前,65处水下文物疑似点已进入考古队的法眼。
浙江海底寻宝有多难?
林国聪,福建人,29岁,200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供职于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投身水下考古7年。
司久玉,河南人,26岁,200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考古学专业,供职于水下考古舟山工作站,入行初期搞陆地考古,去年拿到了潜水证书,成为舟山持证水下考古第一人,人送外号“舟山第一摸”。
浙江水下考古圈不过10多人,昨天傍晚,我采访了林国聪和司久玉,希望找寻两个答案:他们做些什么?听说在浙江海底找宝贝格外难,难在哪里?
水下考古高风险强劳动低报酬
做水下考古,用世俗的眼光看,是一份性价比不高的职业:高风险,强劳动,低报酬。
推荐阅读:
考古学家称:香港可以寻根至7000年前
殷祖打造古建行业“航母”
镇江千年粮仓因商住楼盘遭“强拆”专家称“惨烈”
《毋忘香港的根》考古展览将在香港举行 分页:[1] [2] [3]
编辑:毛怡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