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千年粮仓因商住楼盘遭“强拆”专家称“惨烈”
来源:人民网 作者:申琳 日期:2010-7-12
然而,一道道保护令之下,13座宋元粮仓遗址,还是在挖掘机不停施工中,遭到巨大毁坏。考古“新发现”尚未与公众见面,已经面临着消逝的可能。
“在考古工作进行抢救性发掘的时候,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还一直在考古人员身边作业”。南京博物馆考古所所长林留根对此非常气愤,“如意江南”建设方对13座宋元粮仓遗址的破坏“是惨烈的”。
愤怒:开发商与考古部门“抢时间”?
镇江这处宋元粮仓遗址,是我国大运河沿线最重要的历史资源之一,包括粮仓、古桥、驿站在内的遗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我国已经启动的大运河申遗工作中,保护好这块丰富的历史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林留根介绍,去年考古发掘时,当地政府对宋元粮仓遗址的“整体保护”,还是可行的,“房地产开发和文物保护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关键是开发商要在文物部门论证的保护方案基础上进行开发。然而他们却与考古部门抢时间,先下手为强,造成破坏的既成事实”。
镇江城投集团有关负责人则辩解说,“如意江南”的开发面积有15万平方米,而遗址区大约有4万平方米,其中一部分在现有房屋的下面。该负责人表示,遗址区正好是规划中的拆迁安置房所在位置,如果将其保护起来而不进行开发,“不仅政府无法兑现对拆迁居民的承诺,那些拆迁待安置的居民也不会答应。”
7月10日,镇江市城投集团关于宋元粮仓遗址的保护方案,在经过三轮修改完善后,再次摆在省市文物部门专家面前。林留根也参加了这个方案的讨论,他认为:“建设方目前的方案只是在走形式。不像是‘保护’,更像是把这些遗址的一部分变成小区景观。”据林留根介绍,专家组并没有同意这个保护规划,而要求进一步修改并报国家文物局同意。
“就目前的保护方案而言,我们投入宋元粮仓遗址保护的资金预计在1.5亿元以上,对我们这个住房保障项目来说,无疑是一大笔巨额支出。”建设方也在“叫苦”。
荒唐:一边在“毁遗”,一边却在“仿古”
镇江市城投集团在介绍“如意江南”项目时表示,建设过程中一直注重优化三个空间:城市的物理空间、历史文化空间和功能集聚空间,其中后两项的着力点就是要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和优化人居环境。
“如意江南”的规划方案上也提出,要对古运河的历史进行整理挖掘,在运河由北向南依次设置京口驿码头、京口驿博物馆等内容,充分运用历史元素来表现古运河的人文文化。
林留根对此批评说:“像宋元粮仓这样的历史文化遗迹被毁弃殆尽,反而去造一些仿古的东西,这到底是在保护还是在糟蹋历史文化遗产?!”
按照7月10日的专家意见,“如意江南”在国家文物局同意宋元粮仓遗址保护方案之后才可继续施工。但建设方在回迁居民和资金投入双重压力之下,施工能暂停多久,也尚未可知。
文物保护、民生工程、政府财政等等多种因素交织,令宋元粮仓遗址在保与不保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悬念。有人说,对于镇江这个急需改变城市落后面貌的文化古城而言,宋元粮仓遗址无疑是对当地政府的一道考验,保与不保,对文物保护来说,有着导向作用。
林留根表示:“大楼随时可以造,而文物古迹却是成百上千年历史积淀而成。一个城市究竟是急功近利,还是为子孙后代多保留一些能够流传的东西,这是对当政者的一个严峻考验。”
11日上午,镇江市政府作出决定,按江苏省专家评审意见,对遗址保护方案进一步充实完善。在国家、省文物部门批准该方案前,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施工一律暂停。
千年粮仓上的这场开发商“强拆”行动,能否终结?人们把目光投向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推荐阅读:
《毋忘香港的根》考古展览将在香港举行
水下考古队执行队长说:舟山水下宝藏丰富有待整理
贞丰孔明坟遗址获中国重要考古新发现
木雅活佛:献身西藏古建事业 铸就传奇无悔人生 分页:[1] [2]
编辑:毛怡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