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迄今出土第二大端砚面世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0-7-9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方端砚器型古朴典雅,箕形,表面光滑,青黑颜色。考古专家推测,该墓主人应该是一位文士,因为随葬品中一般都少见到端砚这样的文人用品。
考古专家说,唐代流行薄葬,这个墓也是薄葬,随葬品并不多。除了砚之外还有一个铜镊子、一张买地券,还有一些罐子,可惜的是买地券上面的字都已经看不见了,考古专家猜想当时应该是用毛笔写上去的,所以现在经过年月侵蚀已经完全看不清楚了。和这方端砚同一个墓出土的还有一个铜镊子,考古专家说,这个铜镊子可能是古代用来钳眉毛用的。但无法得知这镊子是女子使用的,还是男子使用的。若是女子使用,那此女子定是才女;若是男子,那此男子该是相当爱美之人。
出土尿壶造型为青釉虎子
这次发掘地处广州市西郊,古时更是比较远离市中心,专家表示在广州市西部发现这样的墓葬群还是比较少见的,对完整了解广州市的发展有比较重大的意义。考古专家说,在从西汉到唐末近千年的时间里,大家都“扎堆”将自己的人生归属此处———专家甚至笑言古人只懂风水不懂考古,因为其中有一些墓甚至是和其他的墓穿插在一起,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此处古时必是“风水宝地”。
在其中一个东晋的墓中,有一件青釉虎子十分引人注意。这件青釉虎子,保存完整,釉质精美,器型丰满,做工精湛,用十分写意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老虎的头部、尾部和腿部,看起来就像一头憨憨的小老虎,十分可爱。广州市考古专家马建国提到这种器型的壶在广东这边出土比较少,是尿壶的一种,但在北方还是比较常见,虽然这并不能佐证墓主是北方人,但是起码说明了当时中原文化对这边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个东汉时期的三足鼎在墓葬群中出土,但这个鼎只有十几厘米高,盖子上有3个提耳、底部有三足,做工很细致。考古专家指出:“鼎在中国古代一开始都是作为礼器的,先秦时期的很多鼎都是这样,但是后来慢慢地也都变成实用器了,这件应该就是一个实用器,可能用来装食物。”
推荐阅读:
鄂伦春自治旗发现史前彩绘岩画备受考古界嘱目
揭开埃及法老塞提墓室秘道之谜
灵璧出土罕见战国布币 显示墓主人身份不同寻常
我国惟一明清皇家道观回归故宫 分页:[1] [2]
编辑:毛怡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