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松堡的建立证明了朝鲜李氏王朝对抵御外来入侵、加强军事防御的高度知觉。1592-1598年外族的入侵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半岛大部分地区化为一片废墟。于松宁任战时的总理大臣,在七年战争中他不光领导了政府,而且领导了军队作战,于松宁对前线崩溃得如此之快深感遗憾。战争的失利造成人员大量伤亡,人民生活贫困。因军事设施非常不完备,于松宁指出所有的城墙和防御工事需要加建突出的城垛和其他防御设施以抵抗外来入侵。
华松堡占地130亩,周界原有48项军事设施,包括4个主城门、五个秘密通道、五处城垛、五处哨楼、两处水闸、四处角楼、一处灯塔、两处指挥所、两处射箭台和其他设施。其中七处已被洪水冲走或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一处主城门于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被焚毁,1975年重建。
建造华松堡的整个过程被写在一本叫《华松堡建造记》的书里,1800年崇舟帝死后不久发表出来。书包括十卷,是朝鲜战争之后重建华松古堡的具有决定性的参考资料。第一卷包括建筑计划、指挥建筑人的名单、官衔和带着详细图片说明的建筑规划。主要内容分布在六个卷本里面,包括官方文献、皇家命令、宫廷会议进程、工人花名册和工资管理规定、建筑材料名称和对其质量要求的规定,还有对收入和支出的记录等。
华松古堡与一位睿智的皇帝及其所进行的政治改革相关联,同时也是朝鲜建筑史上的一项杰作。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当朝鲜李氏王朝的皇帝崇舟于18世纪迁都水原后,他依照当时颇具影响的军用建筑条例在四周修建了防御工程,同时带动了东西部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这座巨大的墙,延伸了将近六公里,装有四个门并配有堡垒,炮台和其它特色建筑,延续至今。
推荐阅读:
曹操墓考古发掘领队回应质疑:将以证据说话
秦始皇帝陵发现两处陪葬坑和多处墓葬群
苏州沧浪区邀请古建专家参与古桥重建工程审计
蜀绣:蜀锦是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丝织品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