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沉睡地下800年终见天日(组图)](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011/20101117163244886.jpg)
沈阳:契丹文墓志石刻的传奇经历
十五方巨大的古代墓碑整齐划一地摆放在那里,尤为壮观。“这就是你想看的辽代墓志碑刻,也即哀册。
记者于是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1992年增建新馆。
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着大辽萧太后的子孙——辽朝第六、七、八代帝后的汉文和契丹文哀册等,均为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文物。
听说记者特意来此采访契丹文哀册,辽宁省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孟凡宁很是热情地陪同记者来到辽宁省博物馆三楼一个大展厅——契丹王朝展厅。
进入该展厅,十五方巨大的古代墓碑整齐划一地摆放在那里,尤为壮观。“这就是你想看的辽代墓志碑刻,也即哀册。”孟凡宁向记者介绍道。
这些石碑1.2米见方,每一盒墓碑都配有一个同样大小的盖子,哀册不仅在尺寸上硕大于汉碑,并且每一块哀册都配有同样大小的盖子。
孟凡宁说,这些都是辽代的帝王和王后哀册,每一盒哀册就像书本一样,打开后有两面,一面是契丹文,一面是汉文,另外还有一个盒盖。哀册在墓中存放时,盒盖均覆盖于册文之上。
据介绍,辽宁省博物馆共藏有辽圣宗和他的两个皇后仁德皇后和钦爱皇后汉字哀册各一盒,道宗的契丹小字和汉字的哀册各一盒以及宣懿皇后的契丹小字和汉字的哀册各一盒。连册文及盒盖共计15方石碑。其中辽兴宗仁懿皇后哀册只存册盖于馆内,不见册文。
“这些契丹文石刻都是从哪里来的?”记者开始刨根问底。孟凡宁显得很是神秘地说,这里面有故事。“这些石碑都是从古代辽圣宗的永庆陵、辽兴宗的永兴陵和辽道宗的永福陵,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瓦林茫哈运来的。”
推荐阅读:
内蒙古:发现青铜器时代磨刻岩画
濒临消失的世界历史遗迹
史前陶盘绘中国最早龙形象
山东:淄博周村古城婚纱秀
分页:[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