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筑城池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不发达的古代,这些城砖在何处烧制?扬州历史上有哪些砖窑?对此,考古专家印志华表示,根据他数十年的考古经历,截至目前,发现扬州制砖最早的朝代为六朝时期。
六朝
夯土城墙包砖墙壁
现在,扬州双博馆就陈列着在仪征发现的六朝时期的双钱纹墓砖、足印砖和铭文砖。特别是出土的六朝时期的铭文砖为“徐州广陵郡舆县永康里散部曲将孙少父年一百食口册人”。原来,汉末战乱,出现了私人武装,通常以部曲名之。此外,在蜀冈上城址北城墙也曾出土东晋“北门壁”“城门壁”铭文城砖。据悉,这是东晋时期的夯土城墙,用黄土夹瓦砾层层夯筑。夯土城墙外,砌有包砖墙壁及砖铺的路面,所用的城砖长39厘米、宽19厘米、厚度约7.5厘米,呈青灰色,少数砖为暗红色,火候较高。砖的一面印有绳纹,其余五面无纹饰。在砖的六个面上,均戳印铭文,有绳纹的一面印“城门壁”,其余五面皆印有“北门壁”。
唐代
发现大小两种城砖
在隋代江都城城墙遗址,扬州市考古人员也曾发现了不少铭文砖和瓦当。
到了唐代,沿用隋运河系统,把江淮地区的粮食和其他物资输往关中。漕运的兴起,刺激了扬州商业的发展,在蜀冈下的运河两岸形成了工商业者的聚居区“罗城”。罗城的出现,是运河沿岸社会经济繁盛的结果,并对古代坊市制度的瓦解起了重要作用。蜀冈上的衙城和蜀冈下的罗城相连接,形成了唐代扬州两重城的格局。虽然唐代的扬州非常繁华,可当时烧制城砖还不是非常普及。
据悉,唐代城墙遗址处,考古人员曾发现过大小两种城砖。大的城砖,长度约38厘米,宽度约18厘米,厚度约为5厘米;而小的城砖长度约为26厘米,宽度约为13厘米,厚度约4厘米。曾在扬州市区出土了模印铭文城砖,在扬州唐代罗城遗址出土了“罗城务官”铭城砖和“罗城”铭城砖。
到了五代,城砖的烧制在唐代的基础上,规格明显大得多。有人推测,也许是因为战乱,需要更加厚实的城砖加固城墙的缘故。而这一时期的城砖,也有大小两种:大砖长约42厘米,宽约24厘米,厚度约5.5厘米;小砖长约39厘米,宽约19厘米,厚度约5厘米。
推荐阅读:
青铜器--颂鼎(周)
内蒙古发现史前人兽形岩画系红山文化时期
复活岛石像为古代宗教路线一部分
内蒙古:发现首领级金饰牌和金圈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