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的华胥陵是全球华人的祖根所在。](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010/2010101114534445.jpg)
蓝田县的华胥陵是全球华人的祖根所在。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著名学者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有:“‘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或谓之‘漾’或谓之‘沔’,凡皆小别而互名。本出武都(甘肃),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之际,因水以为族名。”“汉家建国,自受封汉中始,于夏水则为同地,于华阳则为同州,用为通称。适与本名符会。”由此可见,“华夏”之称得自于秦岭、汉江。
西安周围的考古挖掘能充分印证这些故事传说的真实性。西安是华人的诞生地,从距今约120万年左右的蓝田猿人、老官台遗址、洛南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高陵阳关寨遗址、大荔遗址,可以证明华人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少华山周围有因华胥氏聚居和迁徙而留下的地名,如华山、华池、华谷、华阳亭、华邑、华阴集、小华山、华墅、华里、华埠、华陂、华陵等;临潼骊山有“女娲祠”,郭沫若《重游华清宫》诗有“老母长生剩吉羊”之句,注释曰:“相传女娲氏曾在此炼石补天。她死后,人们葬其于骊山之阳的白鹿原鲸鱼沟北坡,属蓝田县。又在骊山之阴筑女娲祠,俗名老母殿。”至今,蓝田、临潼民间祭祀“女娲补天”的仪式,须由女家长主持,依旧保持着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
推荐阅读:
圆明园等入选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广州发现完整大型东汉墓 随葬器物达200余件
兴业惊现明代古建筑群
“刷”新祖庙 邀您关注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