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苏州古建保护受关注 古宅新生需要创新思路
来源:苏州日报  日期:2010-1-22
    连日来,本报有关“苏州古建保护”的连续报道引起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市民的强烈关注。昨天上午,家住养育巷旧国里的市民徐荣致电本报,对党报及时关注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通过本报把旧国里的现状及居民的心声反映出来,提请有关部门给予关注。为此,记者昨天采访了房管部门及文保专家。

    旧国里居民>>>

    老宅渴望新生

    “看了《苏州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关于直管公房的报道,我代表旧国里的所有居民感谢党报对民生的关注!”昨天一大早,市民徐荣致电记者。电话那头,徐荣语速很快,音量不小,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

    旧国里是典型的民国建筑,现为苏州市文保建筑。“50年前,这里算得上是苏州城里的高等社区,漂亮的青水砖洋楼里住的都是教授、学者。”据徐荣介绍,徐荣的父亲是原苏州医学院的离休干部,而当时该院的职工宿舍在旧国里,徐荣从小便生活在这里,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记得当时旧国里14个门洞里住的都是文人,这里的居民个个文质彬彬,小弄堂里处处充满着文化的气息。”在徐荣的记忆里,旧国里虽是民国建筑,但它曾经的生活状态却是传统的苏州味。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悄然发生着改变。和市区其它直管公房和控保建筑的命运如出一辙,一些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已搬离旧国里,旧房或转或租。如今的旧国里近三分之一的居民是租住户,人员复杂。而历经风雨,这些建筑得不到应有的修缮,迅速破败,居住条件急剧恶化。往日被文化氛围滋润的住宅小区,如今已沦为“72家房客”群居。“我们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多次,不知是不是产权不清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回音。有些居民甚至想自己动手翻修,但这是文保建筑,政策不允许”,徐荣无奈地说。

分页:[1] [2] [3]

编辑:余晓霞
名称东莞粤晖园 全国最大的私家园林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苏州退思园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开平碉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普济桥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马尔代夫安娜塔那岛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夏日薰衣草

类别自然山水园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
 ·“东方之冠”取材古建筑斗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保工作..
 ·石材研磨刷如何炮制“仿古石..
 ·鉴赏掌中珍玩鼻烟壶 材质是基..
 ·小作坊到大产业 江门传统家具..
 ·粤东人买房“风水否决制” 风..
 ·高仿印刷书画艺术品可以以假..
 ·收藏古玩别钻牛角尖 切勿轻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