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上坊东吴大墓将“转型”遗址博物馆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朱 凯  日期:2009-9-24
21.5米的超长墓坑、雕刻精美的虎首石棺座、神态安详的青瓷抚琴俑……2005年12月22日出土于江宁上坊的东吴大型砖室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六朝墓葬。记者日前从市文物局获悉,按照刚刚完成的上坊东吴大墓原址保护规划,未来几年,这里将建成一座占地40亩的东吴墓葬遗址博物馆。作为南京地区第一座墓葬遗址博物馆,今后江宁地区出土的三国两晋墓葬,都将整体迁往博物馆集中展示。


  迁入古墓,打造六朝墓葬遗址群
  过去几十年,南京出土的六朝墓葬多达上千座,其中孙吴时期的墓葬数以百计,但却没有一处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一位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国内考古专家要研究东吴墓葬,都是去看马鞍山的朱然家族墓。这对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而言,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规划中的遗址博物馆,并非只有上坊东吴大墓一件“展品”。去年年底,江宁发掘的一座东吴墓葬被迁入规划地段和上坊大墓做“邻居”;接下来,文物部门还准备将一处出土“天册元年”纪年砖的东吴墓葬也迁入此处。据市文物局文管办主任曹志君介绍,博物馆的项目定位是成为国内一流的六朝墓葬遗址群,满足游客参观、学界观摩研究等诸多功能。
  依墓建馆,建筑设计取法“墓葬元素”
  记者从《上坊东吴墓葬遗址博物馆规划方案》中了解到,整座墓葬博物馆占地40亩,陈列展示区分为两部分:主体部分以墓道为参观轴线,展示墓葬形制结构、排水沟、斜坡墓道、前后墓室、出土文物等相关遗迹;迁移而来的其他墓葬遗址位于博物馆东北角,作为第二展区。
  从规划方案中的效果图来看,博物馆的建筑和景观设计颇具匠心。目前,主体建筑有两种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以墓葬中出土的青瓷楼阁人物魂瓶(堆塑罐)为灵感,将建筑四角设计成魂瓶上的拱檐式楼阁;另一种则用青灰砖砌成墓室的拱券式结构,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古朴肃穆的墓道。此外,很多附属景观也以墓葬元素作为设计灵感。比如,景观灯以墓室四隅的石质兽首形灯台为原型,广场坐凳设计为后室内的虎首状石棺座,甚至连围墙的修葺方式,都是采用和墓壁一样的“三顺一丁”。
  据了解,博物馆建成后,主体展示区还将进行覆土回填——把发掘时清理掉的填土适量埋回原处,这样既利于墓葬保护,又能起到节能省耗的作用。
  上坊大墓的“考古之最”
  2005年12月22日,南京南郊发现一座大型孙吴砖室墓葬。专家推断其时代为孙吴晚期,墓主可能与孙吴宗室有关。
  规模最宏大:墓坑长21.5米,宽14.4米,前室顶部的巨型覆顶石、前后室四隅的兽首形石灯台、后室的大型虎首状石棺座等墓葬设施,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六朝墓葬。
  文物最奇特:出土青瓷器是六朝考古中前所未见的新器形;20余件青瓷人物俑为六朝青瓷不可多得的艺术品;26枚图案精美的人面纹瓦当,则为近年来南京六朝建康都城遗址之外六朝墓葬考古的首次发现。    
编辑:红豆树
名称闽北最长古廊桥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香港铁路博物馆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剑门关蜀道武则天故里·元坝篇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小城古寨领略潮汕文化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大唐实际寺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金灯寺石窟

类别寺观建筑
 ·岛城出土千年宋瓷 板桥镇当年..
 ·木塔寺遗址发掘出僧侣舍利地..
 ·河津两处元代古建筑开始修缮..
 ·四川彭州民居重建点生态多样..
 ·最新考古发现 中国秦汉长城东..
 ·探秘“世界第一高塔”
 ·天津老建筑奏响新乐章 五大道..
 ·湖南斥资两亿重修佛教古迹 传..
 ·五台山寺庙古建筑群堪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