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对建筑三雕的定义都是砖雕、木雕和石雕,但在广东,特别是广州、珠三角一带,灰塑是四分天下有其一,为古建筑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艺。它不仅具有前三雕所展现的立体感,而且具有壁画的色彩感,选材、留孔等制作更体现了广州灰塑因地制宜,将美学艺术与生活细节相结合的超凡智慧。

经历灰塑工艺浮沉的大师级灰塑艺人梁棉

灰塑老师林子明在为学生们讲解

三善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上灰塑课

陈家祠的灰塑以题材广泛,工艺精巧而闻名,其中有不少代表作
提名辞
选材采用适合广州湿热气候的石灰材料,地方特别色明确,且艺术形态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作为广州古建筑中重要的工艺,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
索引
传统对建筑三雕的定义都是砖雕、木雕和石雕,但在广东,特别是广州、珠三角一带,灰塑是四分天下有其一,为古建筑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艺。它不仅具有前三雕所展现的立体感,而且具有壁画的色彩感,选材、留孔等制作更体现了广州灰塑因地制宜,将美学艺术与生活细节相结合的超凡智慧。
唯心
灰塑保护不只是城里人的事
四十岁前拼命赚钱,四十岁后花钱买命。这话大概描述一个城市快节奏生活下的都市人的宿命。虽说灰塑这项民间美术工艺与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没有任何可比性,但从几十年来的城市进程与现实境况来看,其与花钱买健康的方式还是有几分相似:在城市化进程面前,传统古建筑被视为“拦路虎”;等到发觉一个城市不能没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后,灰塑等古建筑技艺才被视为珍宝。
几十年的浩浩荡荡转眼间变成一座城市不能愈合的阵痛。如今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深入,传统与现代化不可相融的论调已经被逐渐视为伪命题。与其它传统民间手艺相比,灰塑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和时效性日益得到突出。
的确,城市的面孔不能太单一。所以尽管我们还没有看到在灰塑行业借助作家协会的模式——— 把一群人养起来进行创作,但目前从事灰塑工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只是如今谈及灰塑,令人担心和绝望的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作为体现民俗古建筑风情的灰塑,其主要集中地也是在农村。在城市如火如荼的古建筑返修进程中,农村在这方面并没有得到重视,灰塑等古建筑受破坏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
有人说,因为经济不发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不能一起抓,所以农村只能重蹈覆辙。显然,对于刚刚上任的村委书记而言,想方设法建一座星级酒店来吸引投资比维护一座供村民妇女们烧香拜佛的老祠堂重要得多。只有等到村里实现局部的繁荣之后,保护名人故居、开发旅游胜地才被提上了议程。这时,毫不起眼的“沾满鼻涕气味”的灰塑在农村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只是局部。
大部分的农村古建筑保护至今还是荒芜的,因为它们暂时“无法与经济价值挂钩起来”。虽然城市为农村的现代化作了很好的示范,但是关于灰塑等古建筑保护,农村也正在踏上城市的不归路:几十年后,跟无数拼命赚钱的城市男人一样,花钱买命。
“原来这……这行当也有出头风光的时候。”已经67岁的苏老师傅有点结巴,他站在家乡的宗族祠堂前,一边抽着中华烟一边腼腆地笑着。听说前几年乡政府颁发了发展旅游乡的战略,苏师傅被列为灰塑创作与维修培训班的唯一老师。从他身上,我看到一个普通民间艺人终于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昭示走到了一起。
灰塑作为他一生生死相随的手艺,曾让他失业,现在又重新让他富贵。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