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地震震出千年古木 出土古木如何保护?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张登军 任明勇  日期:2009-11-13

  专家经初步检测认为,北川陈家坝出土古木的年代距今约2000年到3000年,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

出土古木

  每天一大早,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太洪村党支部书记陈德品起床后,都会到村子里走上一圈。让他牵挂的,不仅仅是村里因灾失地农民安置工作中农房重建的进展,还有几堆距今2000年到3000年的地下出土古木。

  类似的古木,在临近的四坪村、大竹村也有,都是去年“5·12”特大地震中从地下“冒”出来的。一年多时间了,这些几千年前的古木,一直堆放在几个村子的田野里。这些古木的守护成为一大难题,是就地保护,还是转移保护?这个问题成了陈德品的一块心病。

  震出的古木由乡政府统一编号

  如果不是“5·12”大地震,这批千年古木很可能会一直埋藏在陈家坝乡李家湾大山里。

  2008年6月初,陈家坝乡太洪村党支部书记陈德品、村主任邓建同时接到村民的报告称,在村辖区的李家湾大山上,因地震垮塌后冒出了很多黑色的大木头,有的滚到了河里,为避免被冲走,有人正在想办法打捞上岸予以保护。

  “埋在土里的木头,属于国家所有。”陈德品立即带领村干部前去查看,这批木头最长的10米,直径普遍在1.5米左右,表皮呈黑色。从材质上看,很像珍贵的乌木。临近的四坪村、大竹村的村干部也接到了老百姓有关发现乌木的报告。

  随后,这一情况相继被报告到陈家坝乡政府和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为保护这批国有资产,县政府安排专用资金,抽调大型机械,将几个村发现的黑木头转移到高地。经清理,全乡三个村共发现17根,由乡政府统一编号。同时,乡政府与各村签订责任书,要求各村各村安排人员进行守护,严禁任何人毁坏、盗卖。

  太洪村共发现了12根,编号为6号到17号。一部分转移到陈家坝到桂溪乡的公路边改木厂,一部分则在临近的金鼓村租借了一块村民的菜地堆放,由村民轮流看护。同时,村干部多次通过各种方式,反复告诫村民,不能随意砍伐。

  专家认为有较高考古价值

  从去年6月以来,陈家坝发现大量乌木的消息不胫而走。去年6月,北川羌族自治县博物馆接到乡政府的报告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前去失地查看,发现这批古木正处于碳化过程中,从表皮看,的确有明显的碳化痕迹,但从断面看,木头内部并没有碳化,为明显的纯木质结构。博物馆工作人员分别对三个村发现的古木采集了标本,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检测。

  不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检测结果出来,专家认为,经过初步检测,标本的年代距今约2000年到3000年,正在碳化,木质保存较好,木纹清晰,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

  太洪村村主任邓建称,根据他的经验,这批古木很可能是珍贵的楠木。小时候,他曾在李家湾的山沟里发现过个头很大的楠木树根,材质与此次发现的古木材质一样。太洪村党村支部书记陈德品则认为,乌木也好,楠木也好,既然是从地下出土的古木,具有价值,采取措施保护是必须的。

  古木的保护困局

  去年以来,先后有人到陈家坝乡的几个村游说,想高价收购这批古木,遭到拒绝。期间,当地群众发现有人趁夜偷运古木,立即予以制止并报告当地派出所,将部分偷盗出去的古木扣回并集中管理。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和因灾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的推进,村民都在忙于建房,夜间看护成为一大难题。前不久,太洪村堆放在金鼓村田野里的一根古木被人偷走,虽然最后被找回,但如何保护这批古木,成为当地的难题。

  “这批古木应该如何处理?上面一直没有给出具体的意见。”太洪村党支部书记陈德品说,这批古木引出了太多的矛盾,已经成为一个治安隐患。村主任邓建认为,就地保护存在难度,只有申请政府部门转移保护,或者移交有关部门。但是,文物部门有关人士则称,出土古木并不属于文物,应属于地下矿产资源。但是,具体的管理权属目前尚无定论。

  “政府将尽快转移,进行集中管理保护。”针对当地群众所称的管理难题,陈家坝乡人民政府乡长邓勇说,根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的鉴定意见,这批古木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因此县、乡政府一直都很关注此事,对所有出土古木编号、安排专人看管。同时,根据安排,县政府将于近期对这批古木进行集中转移管理,从而使其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陈家坝曾是原始森林?

  “这批古木的出土,具有重要的价值。”北川羌族自治县博物馆馆长高泽友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根据这批古木的数量、规格、质地分析,在2000年到3000年前,陈家坝乡附近区域,很可能就是茂盛的原始森林。

  高泽友介绍,这批出土古木的数量大,直径在1.5米左右,目前出土的仅仅是树干中间部分,由此可见当时陈家坝地区的植被好,森林覆盖率高,不排除曾是面积极大的原始森林的可能。可能在2000年到3000年前,因北川或者周边区域发生大地震或其他地质灾害,引起山体地质结构发生极大变化,导致森林被毁,树木被埋在地下。在去年“5·12”大地震发生后,因山体垮塌,再次引起地质结构变化,这批被埋在地下数千年古木重见天日。

编辑:左一峰
名称紫禁城里的喇嘛教佛堂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燕下都遗址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磁山遗址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明府城:待重现古城风韵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水洞沟遗址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蓝田猿人遗址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永新"蜈蚣桥"身刻"境福桥"和..
 ·山西稷山发现新石器时代庙底..
 ·川南发现清代极精美的雕刻墓..
 ·板桥镇发现北宋"掌印砖"
 ·邯郸明代大名古城终露真颜
 ·四川广安发现古墓群
 ·眉县发现距今两千多年秦代铜..
 ·世界最大水下采石场探秘
 ·淅川龙山岗遗址考古发现三座..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