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5日,故宫最后一位主人——满清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城。溥仪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多年后,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那天上午,大约是9点多钟,我在储秀宫和婉容吃着水果聊天,内务府的大臣们突然踉跄地跑了进来。为首的绍英手里拿着一份公文,气喘吁吁地说,‘皇上,皇上……冯玉祥派军队来了!还有李鸿藻的后人李石曾,说民国要废止优待条件,拿来这个叫签字……’听了这些,我一下子跳起来,刚咬了一口的苹果滚到地上去了……”
故宫最后一位主人溥仪,在国民军军警和炮火的威逼下,带着婉容和一大帮侍奉他们的宫人,就这样狼狈地离开了故宫。约半年后的1925年5月,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俞平伯参与了查点储秀宫遗物的工作,并在《杂记“储秀宫》中做了如实记载:“东边为卧室,西边为浴室梳洗室……极东之一室颇空虚,有铁柜一,壁上有电话机,以外没有什么可以注目的东西。紧邻正屋之东室,乃是卧室。南向落地罩子内,一炕铺垫至华软。帷帐绯红色,上罩绿帐沿,亦颇煊烂。向外正中有额为“万福之原”。北向临窗一大炕置书籍杂物,更有一炕桌,上置苹果半个,是仓皇出走时,未食毕而投之之品,乃一有趣之故实也。”
溥仪离开故宫,变成平头百姓,但故宫没有变,那高耸的城楼,恢弘的宫殿、朱红的高墙与大门依然光鲜,直至今天,故宫已成为国人心中永恒的文化符号。每一扇朱红大门的背后,都虚掩着数不尽的秘密,每一檐角,每一木石,每一砖一瓦、一窗一椟、一桥一廊,都昭示着古代建筑艺术的伟大与神奇。
建都北京: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是一篇有关故宫建筑的稿件,在动笔之前,我曾先后几次来到故宫,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和惊叹。故宫之大、之美、之富丽庄严,令我第一次踏入此间时,忽生茫然,稍顷,又倍生敬意和自豪,深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发达与高超而感慨万端。最后一次进入故宫,是在一个星期五的早上。9点左右,我自北面的神武门入宫,边走边拍照,但直至中午,中轴线尚未走完。在乾清门前面伫足小憩,看到烈日下依然是熙熙攘攘、兴味盎然的人群。
几次到故宫,最先打动我的依然是这句话:“多少清宫玄秘史,尽在深宫不言中。”其实,故宫的建造者并非清人,据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专家黄希明先生介绍,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下令建造。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发动兵变,攻入南京城,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之后,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当时的国都南京,沐浴在江南烟雨中,看上去一片平和,但背后隐藏着的杀戮和血雨腥风却一刻未曾停止过。朱棣即位后,一日上朝,当时的御史大夫景清忽出班行刺,虽未伤身,景清被杀,并株连九族及乡人,却使朱棣愈发怀念自己曾经的封国——北京。尽管与王气尽显的古都南京相比,北京在当时明朝的版图上,只是区区一个布政司,人烟稀少,且面对着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草原蒙古铁骑大军,但自朱棣11岁被封为燕王以来,他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那里,那些为他打天下的心腹,也与他一样,对北平充满感情。为此,他决定在北京建都。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在8月的一天,当朱棣派遣郑和率船队离开宫廷“下西洋”时,宫廷内的朱棣又发起了一件大事。明典籍中记载:“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淇国公邱福等请建北京宫殿备巡幸。”而据《明史·成祖本纪》记载:“闰七月壬戌,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由此可见,明成祖朱棣已在永乐四年下诏,次年在北京营建宫殿,并着手为营建筹集木材及砖瓦石料等。
但由于当时朱棣即位不久,政局未稳,北部边疆为蒙古鞑靼所扰,民心未安;且国家财力尚不雄厚,运河尚未疏通,交通不便;另外皇后徐氏病故,赶建长陵于昌平,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因此,营建北京宫殿的工程一拖再拖,直至永乐十四年。
据《明成祖实录》载:“(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复诏众臣议营建北京……各衙门尚书、都御史等官复上疏曰,‘陛下嗣太祖之位,即位之初,尝升为北京,而宫殿未建,文武群臣,合词奏请,已蒙俞允。所司抡才川广,官民乐于趋事,良才大木,不劳而集……然陛下重于劳民,延缓至今……今漕运已通,储蓄充溢,材用具备,军民一心,营造之辰,天宝启之。伏乞早赐圣断……以成国家悠久之计,以副臣民之望。’上从之。”颁诏10载之后,声势浩大的北京宫殿营建工程终于动工。永乐十八年11月,北京宫殿建成,明成祖朱棣迫不及待下诏迁都。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先后曾入主24位帝王,这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轮番更替的24位帝王在故宫的建筑上都花费了大量心血,因此才有今天这种独一无二的总体布局。宫殿以南北方向的中轴线贯穿,清灭明后,保留了这种格局,只是对其中的单个建筑进行了修造,并增添了诸如后花园等建筑,强化了整体的美感和庄严气象。虽然这种保留与增添体现了清王朝在文化上的专制,但似乎也显现出清朝统治者在人文观上的进步。
时隔6个世纪,当我再次穿梭在这片红墙碧瓦之间,看到往昔人烟已逝,此地空余故楼,心中不禁感叹。然而,虽然人人慨叹故宫之建筑巧夺天工、举世无双,但真正了解其精髓的人实在少之又少,正如黄希明先生所言:“中国古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我们未发现、没有认识到的,没有古人想不到、做不到的。”
中轴线:王者必居天下中
中国古代建都均有一定的规制,而历代建都尤以尊礼为先。正如《荀子·大略》所记:“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在古代,“中”是最为尊贵的方位。《吕氏春秋》也有记载:“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而故宫恰好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中心,这也正遵从了“择中而立”的思想。由于我国的建筑理念中还有“坐北朝南”的传统,因此,故宫在营建之始便立下了“居中而建、坐北朝南”的格局。
明朝时,以故宫的前朝三大殿(即现在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廷的两宫一殿(即现在的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为全城中轴线的中心,向南北延长。午门为故宫正门,中轴线自此一脉向南,经皇城正门承天门(即现在的天安门),到大明门,其间是宽阔的御路,两侧是整齐的廊庑;再向南至内城正门正阳门,后增建外城又延长至永定门,其间是长4600米的宽直街道;中轴线北行路线:自北门神武门延伸,至景山,经地安门,抵达钟楼、鼓楼,长3000米。南北中轴线合而为一,长达近8000米。
明代在故宫的设计上还严格遵照了周礼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设计,即中轴线的左侧建太庙(祭祀祖先),右侧建社稷坛(祭祀土地和五谷);在天安门外千步廊两侧,设置办衙署;在正阳门外和永定门之间轴线的东侧建有祭天建筑天坛,西侧设祭祀先农的先农坛。这些建筑的空间序列,使中央王朝的中心权威得到了充分体现。
清朝时,这种体现得到强化。清朝的建筑风格具有统一性,其中轴线两侧,整齐划一、十分对称地分布着亭台楼榭、殿院桥廊,看起来很刻板。梁思成先生曾指出,其指导思想来源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清工部刊印的《工程作法则例》。在严格的“则例”下,清朝工匠强化了宫殿的整体“表现形式”,即凸显了建筑群的魅力,而非单体建筑的魅力,因此,这种“刻板”反倒有效地彰显了巍巍皇权。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