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国家级文保单位 >> 正文
开平碉楼与村落
来源:中国开平网  日期:2009-10-29


    开平碉楼与村落-历史作用

    (一)避盗防涝

    碉楼的历史作用主要是“以避盗匪”,“非此则牛猪谷米不能保存,妇人孺子不能安睡,故合数家或数十家建一楼”(《开平县志》卷二十三)事实上,碉楼建成后,确在保护侨眷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过不小作用,特别是匪劫赤坎中学那次,在鹰村碉楼探照灯掩射配合下,“乡团堵截擒谭钦及匪徒十一人,置于法,人心大快”(《开平县志》卷二十二),此事在县内及海外侨胞中产生极大影响。 

塘口新开里月波楼

    (二)抗日据点

    开平碉楼,在抗日战争后期,为阻止日寇开辟四邑直通两阳之捷径——由新会、江门出广州,连结成一条由南路向广州撤退之交通线,起过一定作用。其中,以坐落在赤坎镇腾蛟村的南楼最为出名。南楼,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南临潭江,北靠东龙公路,扼三埠至赤坎水陆交通之要冲,地势险要。1912年,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此楼。楼高7层19米,占地面积2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长方形枪眼,第六层为了望台,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抗战时期,司徒氏四乡自卫队队部就设在这里。1945年7月16日,日寇为了打通南路干线以便撤退,从三埠分兵三路直扑赤坎镇,国民党军队闻风而逃。司徒氏四乡自卫队的勇士们凭据南楼抗击日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7日赤坎沦陷。是日晚,日军从陆路包围南楼。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又无援军,自卫队部分队员在激战中突围出去,留下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炳等7名队员坚守南楼,战斗7天7夜,重创日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七勇士把枪支砸毁,在墙上写下遗言:誓与南楼共存亡。日军久攻不下,调来迫击炮等重型武器进行轰击,但因楼房坚固,不能奏效。最后,灭绝人性的日寇向南楼施放了毒气弹,七壮士昏厥后被捕,敌人把他们押赴赤坎司徒氏图书馆的日军大本营,施以酷刑后残暴杀害,并将烈士遗体斩成数段抛入江中。抗战胜利后,开平人民在赤坎镇召开追悼大会,开、恩、台、新四邑3万多人参加了大会,足见烈士的英勇事迹深得人心。

    (三)共产党地下活动场所

    开平境内不少碉楼在各个革命阶段,党开展的革命活动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一九二四年,经过共产党员关仲的艰苦工作,开平第一个农民协会——百合虾边农民协会宣告成立,关以文被选为农会会长,他经常利用自己的碉楼“适楼”与委员们研究农会事务,开展各项活动。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八日,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在塘口区以敬乡庆民里谢创家的碉楼“中山楼”开会宣告成立。谢创被推选为特支书记,会上,确定以抗日救亡为中心,领导开平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使开平革命斗争进入新的阶段。“中山楼”是谢创同志的父亲谢永珩先生于一九一二年兴建,为纪念孙中山而取名。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山楼”一度是开平党组织的重要活动中心,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区工委、县委和中共四邑工委、广东省西南特委等领导机关均曾在“中山楼”设立,各种革命活动的研究、布置,都在这个碉楼里进行。因此,这个碉楼成为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在开平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作用。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开平人民,特别是华侨、港澳同胞以及他们的家属,对碉楼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分页:[1] [2] [3] [4] [5]

编辑:左一峰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地坛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祗的所在,也是中国历史..
73岁大华电影院将成五星级“文物电影院” 新大华电影院整修方案效果图 ..
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
妙音鸟 西夏文残页 人像石碑座 西夏王陵一号陵园 历史上,西夏..
 ·千年廊桥风雨告急:莫让“廊..
 ·湖北青曲乡发现一清代进士故..
 ·十国知名陶艺家聚首中国瓷都..
 ·甘肃拟投资2.6亿复制莫高窟?..
 ·红木家具每年增速20% 专家:..
 ·义乌发现汉代古墓 文物数量之..
 ·第五届中国(乐从)红木家具艺..
 ·“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展风采..
 ·藏家不唯“材”是论 仿古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