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洛阳发现北宋名相富弼墓葬 两岸后裔合力寻亲
来源:温州日报  日期:2008-9-26


富弼墓葬发现现场。

    近日,北宋名相富弼的后裔、上海大学退休教授富知愚再次返回他的出生地——文成县西坑镇梧溪村。

    富知愚此次回乡,是想和富氏乡亲们商量,看有没有可能将在洛阳新发现的富弼墓移至文成。

    洛阳发现富弼墓葬

    两岸后裔合力寻亲

    今年6月,河南省洛阳市《洛阳晚报》刊登了“北宋名相富弼墓葬在洛发现”这一消息。在台湾定居的富弼后裔富醒愚从网上看到报道后,即与文成西坑梧溪老家的族兄富步愚商量,希望富步愚到洛阳看看先祖富弼墓葬的情况,并希望能找到在洛阳的富氏后人。

    8月18日,富知愚自上海赶赴洛阳,通过媒体与洛阳市文物部门取得联系,希望了解先祖富弼墓葬的一些情况。

    第二日上午,富知愚在看完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发掘富弼墓葬时的图片和正在整理的考古报告后,非常激动,并表示一定将这些情况转告在浙江、台湾等地的富弼后人。

    在洛阳期间,富知愚曾提出,希望能够将司马光写的墓志盖文和韩维写的墓志铭拓印一份带回家乡,保留在富氏宗祠内。富知愚还说,在了解到洛阳方面想把富弼的墓葬复原而缺乏资金后,他有个想法,就是争取将墓葬移葬至文成,为文成增加一处有分量的人文古迹。尽管移墓在技术上存在很大难度,但这位富氏后裔表示要作一番努力。

    宗谱有清楚记载

    富弼后裔在文成

    结束了3天的洛阳之行后,8月26日,富知愚又专程来到文成县,将他在洛阳“拜祖寻亲”的情况及他本人的一些设想,向文成县的文化、旅游等部门作了反映。

    富知愚说,过去,他只知道自己是一代名相富弼的后人,宗谱上最清楚的记载只说到“富弼孙子南迁到文成”。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宋高宗赵构南迁,富弼的部分后代移居到了现在的文成县梧溪村,繁衍了当地的富姓家族。在文成梧溪,有清朝时期修建的富弼祠,在“文革”时受破坏。目前唯一的《富家族谱》孤本作为文物,也被当地文物部门收藏保管。

    而从文成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辑的《富弼及其祖裔》一书看:富弼五世祖富韬,在唐末避乱,自河南迁居文成南田泉谷(即梧溪)。其孙富荀宦居河南,生子富言。在富弼19岁时,富言富弼父子曾回文成祭祖,现在的文成富氏,是富弼后代随宋室南迁,回迁南田繁衍而来,聚居梧溪的有1200余人,其余分布在台湾和浙江其他地方。

    富知愚还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时的洛阳富弼后人曾到浙江“寻亲”,但阴错阳差,洛阳、文成两支富弼后人未得相见;1990年,他的哥哥富金愚也曾到洛阳寻亲,无奈也没有结果。希望这次寻亲,能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这一寻亲行动,引起了文成县有关部门重视,为此还专门召开讨论会,并决定一方面通过该县文物馆出面前往洛阳拓印墓葬发掘物,另一方面也将派人员去青田查阅青田的县志,核实有关历史依据,同时计划组织人员前往洛阳参加关于发现北宋名相富弼墓葬的研讨会。

    相关链接>>>

    今年3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当地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史家屯村的一处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造型特别的大型石椁室穹隆顶砖室壁画墓。有关专家根据出土的墓志推断,这是北宋一代名相富弼的墓。

    墓葬中发现一方1.4平方米、厚30多厘米的超大青石墓志,墓志全文近7000字,是中原地区考古发掘迄今发现的尺寸最大、志文最多的墓志。此处墓志、墓志盖行文均采用隶书、楷书、篆书、行书书写,字迹大方清秀,极具研究价值。它介绍了一代名相富弼的生平与业绩,也可以说是北宋仁宗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简史。
编辑:芨芨草
名称湘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江南第一厅堂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苏州文庙大成殿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阁院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北海公园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杭州玉皇山南将有千余拆迁户..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