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彩多子盒(明)
日期:2008-7-15
 明五彩多子盒
规格:长22.4厘米宽14厘米高8.1厘米
收藏地:首都博物馆
由来已久的式样
盒为大平底的长方形,内分为八个相同的小格,上有长槽形盖。此件方格盒的式样与东汉晚期出现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的多子食盒并无本质的区别。
在洁白的胎釉上,以红、绿、褐、黄、蓝多种颜色绘出周敦颐爱莲图、牡丹图和梅花图,底部有"大明万历年制"的题款。反映了明末五彩瓷器的特有风格。
五彩:仿古瓷器的装饰
五彩出现于明朝宣德年间,是一种在已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出多彩图案,再入窑炉中低温二次烧成的装饰技法,属釉上彩绘。但明代的五彩以红、绿、黄三彩为主,少见纯粹的釉上五彩。明末嘉靖、万历年间的官窑流行青花五彩,即以烧成的青花瓷器为母体彩绘,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的彩调、构图相结合而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效果。这件万历年间五彩多子盒就是青花五彩瓷。直至清康熙年间发明了釉上蓝色,真正的釉上五彩方始形成并流行开来,为粉彩瓷的生产打下了基础。五彩瓷在清雍正年间开始衰落。自清末迄今,五彩工艺多用来制作仿古瓷,因此又被称为"古彩"。换言之,现在所见的五彩古瓷中,有一些实系晚期的仿制品,鉴赏者须慎而待之。
编辑:芨芨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