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南宋御街建廊桥
来源:钱江晚报  日期:2008-7-8

    今年3月,在杭州中山中路112号,考古发现了包括南宋御街、元代大街、明清大街及民国太平坊巷等4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道路遗迹。这段生动的御街将建成一个“不打烊”的陈列馆向公众展示。昨天开始,御街陈列馆设计方案在红楼(庆春路延安路交叉口)进行公示,展览时间将持续一周。

    御街展示不同时期街面

    昨天,记者在设计方案中看到,陈列馆就设在中山中路112号的位置,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御街遗迹就在陈列馆最前端的地下,展示的部分占据了中山路的四分之三左右的路面。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王澍教授介绍,之所以留出道路的四分之一是因为道路管线埋设的需要。

    目前采用的展示方式和广州北京路古道遗迹的展示方式类似,即在遗迹的上面罩上透明的优质钢化玻璃。不过,这次的钢化玻璃罩并非平铺在路上,而是抬高了,行人不能走上去。为了方面市民更好地观看遗迹,他们在遗迹的东侧设计了一个石砌的下沉庭院,市民可以走下台阶,从侧面的位置平视遗迹。

    玻璃会不会起水雾

    杭州御街的展示方式其实并不算创新,王澍教授说,这是目前世界文物展示的一种通用办法,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封闭的“亲民性”。在意大利等国家,就有罗马街道的露天展示。

    在昨天的现场,有位去过广州的市民提出一个问题:前两年冬天去广州北京路看遗迹展示时,发现玻璃罩上水汽弥漫,根本看不清里面的东西。

    “杭州的御街展示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王澍教授肯定地表示,杭州确实有地下水多、雨水多的特点,“覆盖在御街遗址上面的玻璃是半封闭式的,下沉庭院的垂直面部分就用栅栏挡着,里面和外面的空气相通,到了冬天就不会产生雾气。另外,我们也会放入排水泵排出这里的地下水。”

    首次引入廊桥结构

    此次除了御街遗迹的特色展示外,整个陈列馆的上部分木结构建筑也非常有意思。其中引用的廊桥设计,据设计者王澍教授介绍说,现代建筑里用廊桥结构的还是第一个。

    从陈列馆的侧面结构图来看,这个建筑有上下两层屋顶结构,下端的结构就利用了廊桥的大跨度,一跨就是12米,跨度架在四个主要的支点上,跨度的平面里,布满了用密集的小梁木组成的编木拱结构,乍一看想到了竹篮的编织。

    王教授说,想到用廊桥的大跨度设计,是因为它有用材小、支点少的优点。这样一来,廊桥的下方空间即下层庭院,人走进去参观,会感觉整个空间非常开阔,同时一抬头就是奇妙的梁木编织古建结构。另外,本来占地面积很少的建筑里,在保持建筑不超过周边建筑高度的基础上,能放进多层结构,在后面的二层开辟出一间御街展览馆,用文字来介绍御街的历史,这个设计也让建筑本身不失单调又多了一个功能。

    据介绍,这个建筑的材料采用的是杉木,原因是它有韧性。另外,整个建筑也很环保,将完全不用化工油漆,好让建筑自由“呼吸”。
编辑:芨芨草
名称湘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江南第一厅堂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苏州文庙大成殿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阁院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北海公园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杭州玉皇山南将有千余拆迁户..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