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窑粉青葵式碗(宋)
日期:2008-7-3
 宋官窑粉青葵式碗
规格:高5cm、口径11cm
南宋时人叶寘撰有《坦斋笔衡》,文中记载:“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里的“京师”即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政和年号总共八个年头,又过十来年北宋就亡了,所以北宋官府所设的这个官窑历时很短;更由于历史上黄河数次泛滥改道,旧汴京遗址受淹,埋在今天距地面6米深处,故而汴京官窑窑址看来难以发现了。
宋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又立新窑,《坦斋笔衡》记载说新窑有两个,一是修内司窑,另一个是郊坛下窑。郊坛下窑窑址在杭州南郊乌龟山一带,1956年、1985年两次发掘,发现了作坊遗迹和龙窑。而修内司窑是1996年、1998年两次发掘后才确定的,就是距郊坛下窑不远的老虎洞窑址。
郊坛下官窑的瓷器在早期多薄胎厚釉,釉色粉青,口沿等釉薄处显出黄褐胎色,釉表面有大开片及疵点;晚期多厚胎薄釉,釉色灰青,釉面有细小开片。品种有碗、碟、盘、洗、海棠瓶、花觚、双耳炉等。
修内司官窑产品与郊坛下窑在造型、胎色、釉色上很相似,但该窑粉青、米黄色釉的正烧品极其精致,有玉质感,较之郊坛下窑更胜一筹。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人将其列为五大名窑之首,但对于其中的北宋官窑一直有争议。在一些著名的大博物馆中收藏有北宋青瓷精品,釉色粉青,开大片,部分铁足,过去称其为北宋官窑产品。但由于窑址无从发现和其他因素,也有人否定其存在,或认为所谓北宋官窑即是汝窑。这部分精品为数很少,非常珍罕。
编辑:芨芨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