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新进展:墓主人掌握兵权
来源:安徽商报  日期:2008-6-18
    昨天,虽然蚌埠下了连绵不断的大雨,但蚌埠双墩一号墓葬的文物清理仍在进行。据该墓葬发掘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阚绪杭领队介绍,当天经细心清理,不仅发现了大量代表兵权的青铜箭镞,还发现了贵族墓葬中罕见的镰刀,而原本被认为是鼎的两件文物,提取出来后竟发现是蒸煮食物的炊具——。也就是说,原来该墓葬中被认为七鼎现在变成了五鼎,有关专家表示,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墓主人高贵身份的判断。

    -现场

    发现大量青铜箭镞


    昨天,考古人员在主墓棺内又发现一个动物形玉器。虽然较小,但异常精美。在主墓室东面器物箱(陪葬坑)清理中,考古人员提取了两个车马器,并发现大量青铜箭镞。这些青铜箭镞虽经2500多年仍锋利异常。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青铜箭镞的发现,说明墓葬主人掌握兵权,反映其具有控制国家的权力。

    墓中惊现农用镰刀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两把在贵族墓葬中极其罕见的青铜铸造的镰刀。这两把镰刀的面呈锯齿状。考古人员说,这种镰刀和现在的镰刀相比,更耐磨且会持续锋利。贵族墓葬中为何有镰刀?考古人员说,这主要是为了显示墓葬主人生前对农业的重视。

    两件“鼎”取出发现是炊具

    昨天,靠近墓葬东北角的两件原本被认为是鼎的青铜器被提取出来,考古人员发现其底部呈现蜂窝状,也就是说,其不是鼎,而是蒸煮食物用的炊具。

    七鼎变成五鼎是否影响对墓主人高贵身份的判断?“不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立新说:“东周以前虽然存在严格的‘列鼎’制度,但西周后,‘礼崩乐坏’,鼎已不能完全反映墓主人的身份。即便现在是五鼎,从墓葬其他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墓主人仍可能是当时的国君。”

    另外,考古人员在两个鼎内发现了一些动物的骨头。中科大考古专家对其中部分骨骼进行了提取,希望通过分析弄清古人的饮食习惯。

    -分析

    编钟上可能会有铭文

    蚌埠双墩一号墓葬的文物清理正有条不紊进行。虽然很多专家认为墓葬主人极可能是春秋时期消逝的古国——钟离国的国君,但还不能最终形成定论。为进一步证实大家的判断,现在最期望能在墓葬出土器物中发现铭文。

    昨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立新告诉记者,之所以确定该墓葬和钟离国有关,源于凤阳小卞庄的那个圆形墓葬。那个墓葬出土了不少随葬品,还在出土的一组编钟中,每个编钟上都发现有10~20个先秦时期的文字。这些文字除了出现“钟离”字样,而且大体上能说明墓葬主人的身份。杨所长说,春秋时期,印章还没有出现,辨别墓主人的身份一般是靠雕刻在器物上的铭文判断。“过去的人们,尤其是贵族,在一些重大活动中会铸造一些象征身份和地位的鼎和编钟,为了记录这一盛事,他们往往会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在特地铸造的鼎或编钟等器物上,凤阳小卞庄出土的编钟就是例子。另外早期墓葬中出土的‘吴王光剑’、‘越王剑’等都是说明。”

    昨天,该墓葬发掘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阚绪杭领队也表示:目前,最希望在该墓葬出土的编钟上发现文字。

    对于已经提取出来的9个编钟会不会有文字?考古人员表示可能性极大。但因为现在编钟钟面上有很多锈,即使有文字也看不清楚,必须等后期清洗后才能辨识。杨所长告诉记者,如果出土器物上有文字,其体应该是非常接近大篆的先秦时期的古文字,这不光对研究墓主人身份有帮助,还对研究该时期的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编辑:芨芨草
名称湘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江南第一厅堂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苏州文庙大成殿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阁院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北海公园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北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杭州玉皇山南将有千余拆迁户..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