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洪武青花高士垂钓纹花觚
来源:中国文物报 日期:2008-6-18
 花觚为仿古代青铜器造型,属陈设器。江西高安元代窖藏瓷器中,有“元青花蕉叶纹出戟花觚”,特点是口大,腹部出戟,台足矮肥。笔者藏觚去出戟增大腹面,缩小其口,令口、底等大,再收束腰部增高台足,使觚体支托在高高的台足上,修长挺拔,讲究线条的变化。并改元代花觚底部长方形孔为圆孔成玉璧底形。并变元代器足粗疏的旋削纹为细密的旋削纹,与元代花觚形成较大的反差,尤以洪武瓷器的器足处理方法反映了由粗及精的过程,这种处理方法且为以后永乐和宣德朝所沿用。
就青花用料而言,元代青花瓷的用料来源有三:一为低锰高铁型的苏麻离青进口料;二为高锰低铁型的国产土青料;三为进口与国产两料合用的混合料。此花觚绘画青花为采用进口与国产两种青料分别绘成,肩腹以上用进口料苏麻离青绘制,以下用国产土青料完成。因此,肩腹以上青花呈藏青色,浓艳而凝聚不散,料厚处有凹入釉下的青黑色斑点,现凹凸不平感,闪锡光。腹部及腹以下青花发色灰蓝,料厚处也有深色斑点,无锡光。这种用料方法不似有意为之,似因进口料不足权用国产料所致,在元青花瓷中未见有这种现象。
前面已述,该器共设青花装饰带六层,装饰带间用青花线分隔,是元“至正型”青花瓷多层次装饰带绘画方法的延续。腹部主纹饰高士垂钓图铺开为整幅画面,与元青花人物故事画的方法一脉相承。高士头截凤帽,用笔简约,眉目无元青花人物画爽利清晰,又无永、宣人物画线描工整。柳枝半侧有叶,与元代连续“人”字纹柳叶不同,和宣德左右叶片交错亦有别。云为洪武朝典型的飘带如意云纹。竹叶亦同明初平飘如伞的竹叶。辅纹中的蕉叶纹中茎从下而上直到叶尖留白;元代蕉叶纹中茎填青不留白;永宣用两条粗线勾勒中茎,向上达不到叶尖。折枝莲莲瓣增多复大,成变形麦粒形,瓣内填青,瓣缘留白;元代青料则填于瓣尖,后半部留白。其他如蓝地白花纹,卷草纹,还保留元代青花的遗传。各有时代特征,反映了元、明过渡时期洪武青花瓷的特有风貌。
编辑:芨芨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