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要求瑞蚨祥整改隐患
来源:京华网 作者:李琦 日期:2008-2-20
瑞蚨祥文物建筑年久失修,不仅消防设施不完善,而且无避雷设施。
文物局公布第三批存在安全隐患较严重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并向其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依法制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瑞蚨祥等20家文保单位进入“黑榜”。
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介绍,这20家被文物部门曝光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3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7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保单位大多存在居民私搭乱建严重、消防设施不健全等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次被列入“黑榜”的国保单位有3处,数量少于前两年。对此,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古建级别高且保存完整的国宝级单位,大多数被政府辟为开放旅游场所,如故宫、正阳门、大钟寺等,或被中央机关“征为”办公使用。其它未被“征用”的国宝级单位,政府均率先考虑加以保护,并先于市保单位列入修缮计划,因此本次整改在册的仅有3家。其中,法国兵营旧址和安徽会馆涉及居民占用,瑞蚨祥目前作为经商使用。
列入整改的20处文保单位
郑王府
市保单位,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初济尔哈朗的封邸。现由教育部使用。
僧王府
市保单位,位于南锣鼓巷南炒豆胡同73、75、77号(此为板厂30号、32号、34号院),原僧格林沁王府府门在炒豆胡同,全府占了几乎炒豆胡同一条街,规模相当可观,现在公布的只是原王府的一部分。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国家安监总局和北京豆制食品工业公司。有其老职工110户。
黑芝麻胡同13号四合院
市保单位,位于东城区黑芝麻胡同13号,原为四川总督奎俊和外交总长顾孟余住所。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国家安监总局。有其老职工43户。
法国兵营旧址
国保单位,位于台基厂三条3号。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东城区东华门房管所。有居民150户。
瑞蚨祥
国保单位,位于宣武区大栅栏街5号,1910年建成,为二层木结构建筑,现仍为瑞蚨祥绸布店使用。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分别是北京金座投资管理公司和北京瑞蚨祥绸布店有限责任公司。
贤良祠
市保单位,位于地安门西大街103号旁门。清雍正八年(1730年)为祭祀对国家有功的王公大臣而建。
产权单位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管理使用单位是中华女子学院。有其老职工8户。
原辅仁大学
市保单位,位于西城区定阜街1号。占地约4.3公顷。原为涛贝勒府的一部分。1925年美国天主教会购得产权,创办了辅仁大学。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北师大。
西交民巷87号、北新华街112号四合院
市保单位,位于西交民巷87号、北新华街112号。原为双合盛五星啤酒厂创办人的住宅。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国资委石化机关服务中心。有其老职工8户。
广化寺(东、西路)
市保单位,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三次修建,清宣统元年(1909)曾在此筹建京师图书馆。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有居民27户。
西四北三条19号四合院
市保单位,位于西城区西四北三条。小型四合院住宅。
管理使用单位是新街口街道办事处。
安徽会馆
国保单位,位于宣武区后孙公园胡同3号、25号和27号。由李鸿章兄弟于同治十年(1871)建造。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宣武区房屋经营公司。有居民150多户。
方家胡同13号四合院
市保单位,位于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13号,原为循郡王府。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后追封循郡王爵,后来过继循郡王为嗣子的绵懿按贝勒府的级别修建。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外交部。有其老职工50户。
美术馆东街25号四合院
市保单位,最早为慈禧侄女的住宅,民国初卖给一德国商人。抗战胜利后,被买办吴信才购得,不久作为敌产没收。解放后,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被释留京后,安置于此至1981年。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卫生部机关服务中心。有其老职工44户。
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
市保单位,位于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59号。其校址原为清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府空闲府第。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民国成立后改为北京大学。其校址原为清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府空闲府第。
管理使用单位是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和人民教育出版社。
旧宅园(婉容旧居)
市保单位,位于东城帽儿胡同37号院。原为清末代皇帝溥仪之妻婉容婚前的住宅。
管理使用单位是商务部。有其老职工16户。
东棉花胡同15号院及拱门砖雕
市保单位,位于交道口南大街东棉花胡同,其二道门砖雕工艺精湛。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中国科学院。有其老职工31户。
新革路20号四合院
市保单位,位于崇文区迤西兴隆街内。建于民国初年,同仁堂乐家旁支后代的宅院,是北京比较标准且有典型传统价值的典型四合院。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其老职工11户。
湖南会馆
市保单位,是湖南学子进京赶学安歇之处。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宣武区教委。
杨椒山祠
市保单位,位于宣武区达智桥胡同12号,是杨椒山的故居。戊戌变法时,1300多名举子在这里公车上书。
管理使用单位是北京市宣武区房屋经营公司。有居民74户。
京报馆
市保单位,位于宣武区骡马市大街魏染胡同30号。是邵飘萍1916年后在北京的住所。
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是宣武区房屋经营公司。有居民24户。
■探访
瑞蚨祥前电线纵横
瑞蚨祥整座老店的门脸以石雕装饰,基本保持本来面目,但二层的木栅栏和好似简易房的顶棚却暴露了它实为两层木结构建筑的“身份”。距离二层木制建筑不足半米的空中,悬浮着数根电线。经过重新装修后,老店一层铺设大理石地板,楼梯及二层均为复合地板,柜台及墙上铺满各式布料。二层上部非营业区的木制建筑上,堆积着废旧易燃品。
■回应
先做危电改造
宣武区文委副主任贾文静表示,瑞蚨祥首先要解决的是电路老化问题。由于年久失修,又是木质结构建筑,电路老化造成极大的消防隐患,因此整改中将率先进行危电改造,并配备感烟报警器等消防设施。老店外部电线纵横的问题将结合大栅栏街巷整治进行治理,预计今年将启动电线入地工程。此外,宣武区将配合文物局督促瑞蚨祥管理使用单位自筹资金,对木结构建筑进行修缮,同时争取资金扶持。
■相关新闻
文物局通报前两批整改情况
不足5家单位彻底清除隐患
本报讯昨天,市文物局同时通报了2006年和2007年被责令限期整改的34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进展情况。目前,所有整改单位的消防及倒塌隐患已全部消除,但彻底清除隐患的文保单位不到5家,且均不涉及居民腾退。
于平表示,目前,34处隐患整改单位进展情况参差不同。不能在限期内彻底清除隐患的主要问题在于居民腾退难。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既有产权纠纷的问题,又有补偿标准的问题,还有涉及单位隶属关系复杂的问题,协调很困难,解决难度大。居民和单位占用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偿获得的,如今要想搬迁腾退有相当大的难度。另外,现有法规缺乏相应配套的规范和实施细则,特别是在奖惩措施、搬迁腾退、居民补偿上没有具体规定。
因此,对于责令整改的文保单位将分“两步走”,首先要求其在限期整改的1年内“不着火不坍塌”,第二步再解决腾退问题。对于不配合整改的文保单位,市文物局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单位修文物拆违建
管理使用单位为北海幼儿园的北海先蚕坛,已落实资金600万元,古建整体修缮工程已基本完成,开春后完成外延油漆等剩余部分。
庆王府现有居民100户,已拆除非文物建筑总面积1350多平方米,并拆除了高架电线、电缆。
拥有居民198户的内务部街11号四合院,共拆除违章建筑面积12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8卡车,并投入60万元对院内平顶房屋和局部危房进行了加固、翻修。
皇史宬落实搬迁资金
皇史宬南院的产权单位是故宫博物院,北院的管理使用单位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两单位都已基本落实了搬迁居民的资金。
拈花寺的产权单位为北京市佛教协会,目前已和管理使用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印刷厂基本达成了补偿意向,拆迁腾退方案正在协商中。
“驸马府”不再摆摊
曾为吴应熊“驸马府”的国立蒙藏学校旧址的整体保护规划和整改计划正在制定中。
由于该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计划修建商厦,作罢后,遗留了一些商户经营的问题。按照合同截止日期,民族大世界西路的600多家商户,目前已清退100多户,腾出500多平方米。西城区正在协同具有文物建设资质的有关部门对旧址制定整治设计方案及整体规划,计划于奥运前,旧址西立面将露“新颜”。目前,百花市场的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
市文物局安全督查处处长郝东晨表示,该地区不会再办蒙藏学校,也不会再摆摊设点,建议此地区的规划能结合西单商业中心的特点,发展高档文化服务。
南新仓违建将强拆
南新仓管理使用单位为北京市百货公司。10号仓原为铁棚搭建,后出租做茶馆生意,经营者擅自拆除已破旧的仓顶,并“扣”上了与古建风格不符的新顶。市文物局屡次要求其拆除加盖的新仓顶,恢复原址原墙或根据古建风格进行复建,但屡劝不听。市文物局已向东城区法院申请强制拆除南新仓非文物建筑,并经法院裁定,强制执行,目前正在执行期间,非文物建筑将于近期拆除。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