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徐汇区蒲西路158号的徐家汇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座西朝东,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两座钟楼,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
17世界初,西方传教士开始在上海地区活动,“敬一堂”是上海第一座正式的天主堂,后俗称“老天主堂”,是中国庙宇式建筑,建于明代崇祯年间(1640年)。清代雍正皇帝下令禁止传教后,“敬一堂”改为关帝庙。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重来上海,教徒迅速发展,1847年耶酥会传教士南格禄选择上海徐家汇兴建天主教堂。
徐家汇原是蒲汇塘、肇家浜和法华泾三水汇合处,是个人烟稀少的小村庄。明代杰出的爱国科学家徐光启曾在这里建农庄,从事农业实验。他在天文、数学、军事等领域撰写了一批学术著作。徐光启信奉天主教,1604年到京城考中进士,后来任礼部尚书,明末官至宰相。徐做京官后将父亲和夫人接去,其父亲和夫人去世后,徐都将墓归葬于徐家汇墓地(今光启公园内),徐光启逝世后也葬于此。徐光启的后裔有十余家居住在徐家汇,其中四家信教,周围还有十余人信教。得天独厚的徐家汇被南格禄发现后,决定将徐家汇作为耶酥会的基地。1847年3月在徐家汇墓地北侧动工兴建耶酥会会院,1851年3月又在肇家浜的西岸建造中国第一座天主教堂,因奉耶酥会创始人“依纳爵”为主保,故称“圣依纳爵堂”。徐家汇有了天主教堂后,教徒日益增多,仅能容纳200余人的旧教堂已不敷使用。
耶酥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徐家汇不仅有教堂,而且还有修道院、博物院、藏书楼,天文台、圣母院、育婴堂等,成为徐家汇天主堂教区、江南传教区的中心。1896年耶酥会决定建造一座新的大教堂,得到了徐光启后裔和另一姓陆教徒的支持,捐献了自己的一部分土地用于建造新教堂。因当时在建天文台、扩建会院等财力不足,建造新堂的工程拖到1904年才正式上马。
新堂在旧堂的南侧(今蒲西路158号),由陶特凡尔(Dodwall)建筑师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耗时六年建成。教堂高五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0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十字形,教堂大门朝东,大堂进深79米,面宽28米,连同两翼宽44米,高28米。堂内挺立着64根立柱,每个根立柱用10小圆柱拼合而成,都是用金山石精刻细凿。教堂由中厅和西侧廊组成。中厅高敞,空间有三层高,两侧较低为二层高,中高侧低倾射的采光,加上镶嵌图案和神像的彩色玻璃,使教堂更显得神秘。西侧廊外侧各有一排小祈祷堂,后部作半八边形布局,当中设主祭台,教堂落成时是临时的,1919年复活节前特地从法国巴黎运来一座精制的祭台安装在正中,有耶稣、圣母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堂内还有19座小祭台。大堂可容纳2500人做弥撒,室内大方砖铺地,中间走道用花瓷砖铺筑。
教堂外观为法国哥特式。外墙为清水红砖砌筑,四周有铅条玻璃尖拱窗,分间处有石扶壁。立面南北两侧两座对峙的钟楼高度达56米,钟楼尖塔顶是十字架。立面中间有叠涩形成的多层拱券大门、玫瑰窗及山墙组成,正门上面有4帧福音圣史雕像,正中设耶稣抱十字架大石像。顶脊呈尖拱状,堂脊高27~28米,堂顶周围设天沟,天沟的水可从墙四周所设的石兽嘴里喷出来。
1910年10月22日,新教堂落成,举行祝圣典礼,并举行了第一次弥撒。教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被誉为“中国教堂之巨擎”、“远东第一大教堂”。
解放后,上海天主教开展反帝爱国运动,1960年张家树当选为首任自选自圣主教,原奉“圣依纳爵”为主保,改为奉“天主之母”为主保。1966年“文革”中,两座钟楼尖顶被拆除,教堂改为果品仓库,1982年修复钟楼,1994年又将教堂前广场修复,面貌焕然一新。该堂区现有教友数万名,每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徐家汇天主堂现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