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禹墟是古代文明的关键点
来源:蚌埠日报 日期:2006-11-2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等文物考古专家专程来蚌,在考察禹墟遗址试掘情况后,王巍说,禹墟是中国古代文明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将为求证大禹治水史绩、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提供重要线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朱乃成、省文物局副局长李虹、省考古所所长杨立新、市文化局、市博物馆的负责同志等,昨日上午陪同王巍先生来到淮河岸边的禹会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研究员向王巍先生一行现场介绍了禹墟遗址的分布情况和试掘发现。之后,专家们又来到市博物馆,查看了禹墟试掘出土的文物。
王巍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出土的陶片看,禹墟遗址的年代属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从文化面貌看,兼具豫中和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的特点。
王巍先生介绍,在中国考古和历史学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研究起步早、成果多,黄河领域和长江领域被确认为中国文化起源的重要区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淮河流域的关注越来越多,最近几年提出“淮系文化”观点,从已发掘的贾湖遗址、双墩遗址,到稍晚些的凌家滩遗址看,“淮系文化”发达比较早且比较繁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的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二阶段,就是要探索各个地区的文明起源的进程以及后来如何汇聚、如何加速王朝国家的形成过程。因此禹墟发掘绝对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把它的面貌比较完整地揭露出来,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王巍先生一行对此次考察结果非常满意,他说:“涂山一带是古代典籍记载大禹活动的重要地区,大禹在涂山会诸侯正好是夏王朝成立的前期,这一时期应该是中国古代王朝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发现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很令人鼓舞,这对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意义重大。”
编辑:夏腊梅
|